现代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为有机硅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有机硅单体生产中心和有机硅材料消费国,在发展战略上,有机硅企业应针对不同市场重点和用途有的放矢地开发特种有机硅材料。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工程师张方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精细化工新技术及新产品发展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

近年来,我国建筑、电子电气、日化和纺织等产业快速发展,拉动了我国有机硅材料的消费量长期快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2~2008年,我国有机硅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据估计,2015年,中国市场有机硅单体的需求量将超过200万吨。张方介绍,去年我国有机硅材料(折合硅氧烷)用量为43万吨,成为有机硅材料的消费国。中国有机硅材料消费中硅橡胶比例超过70%,远远超过发达国家40%。其中,建筑、电子电气、汽车等工业都将带动硅橡胶的用量大幅度增加。由于中国电子电气等有机硅下游产品大量出口,我国已成为有机硅下游产品主要出口国。
张方指出,有机硅下游市场与有机硅单体价格息息相关。2005年有机硅单体价格暴跌,下游消费狂增;2006~2007年由于单体价格暴涨导致下游消费受到抑制;今年以来,有机硅单体价格经历了低迷和强劲反弹阶段。他预计,未来几年有机硅单体价格将趋于平稳,下游消费将稳定增长。
有机硅单体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而高附加值的有机硅下游产品则是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张方认为,我国目前有机硅的资源、市场和整个产业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要发展成为产业强国,就必须开发高性能、专用型的有机硅材料。高附加值的有机硅下游产品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的部分,也是科技含量、技术壁垒的领域,有机硅生产企业逐渐由原料开发向下游服务延伸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外主要有机硅生产厂商均采用从原料到单体到下游产品生产的一体化模式,单体自身深加工比例在50%以上,下游产品多达上万种,仅道康宁公司目前就有约7000种有机硅产品在销售,每年另有约900项产品在研,经济效益受有机硅单体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强。中国有机硅行业的成长迅速,但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的企业不多,产品品种少,低端产品比例高,需要积极开发多种下游产品以满足高端和差异化的需求,加强应用和改进技术的开发和引进,针对不同的用途重点开发高性能、专用型有机硅材料,占领高端市场。
深圳红叶杰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发高端硅胶原料,及产能上正逐步提升,其在行业中已处于地位。旗下所生产的产品,如:模具硅胶,移印硅胶,电子灌封胶,混炼胶等以其良好的性能,受广大用户及合作厂商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