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仇部长的话里,不难听出责备的味道,然而却听不出他指责的是谁!正如他所说,目前中国有不计其数的建筑,没建多久就要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其中有引人关注的地标性建筑,还有大量普通住宅。大拆大建,可谓一片繁忙!“土木之工,不可擅动”,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重要建筑思想。为什么如今的建筑用不了多久,就面临被拆为废墟的命运呢?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目前官场所谓的“政绩观”,一届领导一套规划。所谓“历代王朝从来都是推倒旧的,重建新的”,所以每一届领导上任时,往往认为“除旧布新”才是对的。有这么一个形象的故事: 公路局新来了一位博士设计师主持一条新路设计,他把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局长说:不行,只能四车道,设计师疑惑:这条路是未来的主干道,四车道不是太少了吗?以后扩建又要劳民伤财,局长说:为官做事要为下任留有余利,不然这官就难当了,设计师领悟。 颇具讽刺意义的一段对白,形象地暴露了政府体制的“病态”。政府规划的短视行为、大搞形象工程的政绩观,我们且说那些建筑短命是被“他杀”;造成短命建筑出现的原因还有“自杀”,主要源于一些工程建筑商的偷工减料行为,而出现“楼脆脆”、“楼歪歪”等豆腐渣工程,也说明相关政府监管政策的缺失。 殊不知,一届政府一个规划,一任领导一个做法,拆了建、建了拆,看上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实际上为此付出的代价却很大。尤其是因此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官员们可能无所谓,老百姓却心疼得要命。口口声声说的是“为民造福”,却是拿着民脂民膏大拆大建,让老百姓,尤其是为了一处安身之地而穷尽大半生的房奴们情何以堪? 一项对4916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5.8%的人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有过“短命建筑”。对于自己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50.1%的人表示不满意,仅8%的人表示满意。之所以这么多人不满意,是源于他们积蓄的社会财富在变着戏法地被“短命建筑”直接和间接地侵吞。 所以,仇部长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不仅仅只有一句指责了事,而应是思考如何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扭转大局。欲让建筑长命,还有赖相关部门的施政健康,以民为本,以科学发展为本,勿因贪图政绩贪图眼前利益而误了房子的卿卿性命。(文/汪方平 一比多质量报告频道 http://info.ebdoor.com)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