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数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有关汽车年检制度改革的议案和提案,引发社会热议。网友纷纷吐槽汽车年检的诸多不便:稍不留心过了年检期就得挨罚;年检耗时、费力、费钱;有的年检交钱就能过,部分检测场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令人不快……甚至有不少网友发出质疑:家用汽车年检,有必要吗?(据4月23日《人民日报》)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1.37亿辆,在中国成为汽车消费大国之时,汽车年检制度亦面临反思。
首先是检测费用与责任关系值得商榷。虽然这些年车检已经由交警部门内部放开到了市场,但是放开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委托社会化服务的供量不足,导致了年检服务俨然成了少数站点的市场垄断。既然消费者与公司之间是消费关系,那么其费用应该依据市场行情定价;既然消费者购买了服务,依据权责对等的原则,检测机构就应该对检测合格后的车辆负有一定的安全担保责任。然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检测机构为检测不准而担责,更没有发现汽车召回案例中,检测机构有功劳。
其次,当下年检频率过勤,有浪费社会资源之嫌。一般私家车主都注意对车辆的保养,由此对于汽车年检不应该一刀切。为了应付年检,私家车主不得不安排出工作日以接受年检,按一个工作日创造200元社会价值来看,1.37亿车主为此要支付200多亿元。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行私车年检制度应当尽快修改。可以考虑将行驶里程作为私车年检标准,比如每5万公里进行一次检测;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每2万公里进行一次检测。这样不仅减轻了消费者负担,也因减少车主为年审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
最后,机动车强制年检还滋生了腐败。汽车年检需排队催生“年检代办”,近年一些年审门口出现的“兔子”与相关人员形成灰色利益链条,只要车主肯掏钱,车况再差也能“合格”。如此一来,获利的是“兔子”和内部人员,车主既浪费了金钱,又买不来安全。
我们可以看到好的一面是,自3月1日起,企业年检制度已经被取消。与此同时,消费者也期待私车年检制度改革能够做出必要的改革,将年检制度暴露在阳光下,让消费者花钱花得舒心,让消费者得到应有的平安。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