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至金华货运配送
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生联系和因果关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探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共融关系,走出了一条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反哺文化繁荣、文化再促经济转型升级的良性发展之路,众多经济领域已经凸显强大的文化张力。
传统文化与市场共融
浦江水晶工艺品目前占据国内市场70%的份额,这个产业的异军突起得益于当地同样享誉国内的浦江书画。
浦江水晶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年批带着水晶加工工艺的上海人落户虞宅后,也同时在江苏和本省其他地方从事水晶加工,但都没有成功,唯独浦江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了县域支柱产业。
“浦江本地不生产水晶,水晶却扎根在浦江。这其中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我们更认为,当地浓郁而独特的文化积淀成了浦江水晶业崛起的内在艺术推动力。”浦江县奥特工艺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宝健说。
浦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书画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传统。水晶艺术品素有“美的化身”之称,其独特的质地给工艺美术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而心灵手巧善于创造美的浦江人又把其独特的传统书画技法与现代抽象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了浦江水晶玻璃艺术品独具的魅力,在同类水晶产品中独树一帜。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豪华型水晶玻璃灯具和水晶玻璃工艺饰品,更是绘画和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
传统文化与市场的共融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区域文化特色,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我市文化遗产丰富,金华酥饼、金华火腿、金华府酒等有着千年工艺的饮食文化依然光芒闪烁。但同时,有些工艺却濒临失传,东阳木雕就是一例。
东阳木雕位居全国“四大木雕”之首,是我省首批重点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也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可就在几年前,东阳木雕却因缺乏市场和后继乏人,产业日渐萎缩。传统工艺产业化是东阳木雕的出路。为推动传统木雕工艺转型升级,东阳先后出台一揽子木雕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从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保障。东阳木雕集团率先引进改造了台电脑雕刻机。从此,老师傅干上几天的活,现代化机械几个小时就能保质保量完成。眼下,这种雕刻机在东阳有成千上万台。当地还将木雕这一传统工艺嫁接到红木家具上。短短几年,东阳红木家具行业年产值已达20亿元,还带动了数万人创业就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经济与文化相融,不断提升产业素质,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让众多传统工艺焕发出青春活力。
从手艺到创意的嬗变
近段时间,浙江哈尔斯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提手保温杯在上海世博园特别畅销。这只保温杯的盖子设计成提扣样式,可以挂在包上或墙上,因而很受欢迎。
这个小小的设计创意出自郑州大学学生阎俊之手。自2006年起,每年中国五金博览会期间,永康都要举办一次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
这些年,“哈尔斯”已在大赛上征集上千份五金产品设计图纸,这些“创意”或“灵感”被统一收集到公司的“创意库”里随时调用。
从手艺到创意的嬗变,从输出手艺匠人到创意产品开发,永康的许多五金加工企业和“哈尔斯”一样,已经摸索了多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制约永康五金产业提升的瓶颈有三个:工业设计、磨具制造和金属表面处理,其核心是产品外观设计。”永康市科技局局长程可可说,日用五金、日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快,对创新的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高。
永康五金工业设计大赛由此诞生,去年吸引了76所高校院所和专业公司参与,共收到1800多件作品。参加比赛者也从国内扩展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参赛者也陆续出现。今年初,科技部颁布首批22个国家工业设计试点单位,永康是一家县级市入选单位,也是浙江省一家。
从不缺文化的金华,在产业发展中却出现了“文化缺位”。尤其是义乌和永康,尽管小商品、小五金发达,但由于产品缺乏文化创意,只能处于产业链端,产品雷同,档次低,利润薄。
产业发展必须从文化破题。近些年,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民资外资发展文教卫社会事业的意见等举措,全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相融,推动金华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大市转变。
文化创意也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曾经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木相框画上了京剧脸谱、龙凤呈祥等图案,出厂价从一两元提高到十几元。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义乌华鸿相框年出口额超千万美元。永康许多以前以模仿为生的企业在“创意五金”的推动下发展成为行业佼佼者。
“商业世界的生存法则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规模决定一切的工业经济时代早已过去,当今和未来产业的优势将更多地建立在创意对其本身价值的提升和变革上,拥有创意比拥有机器更加重要。甚至有人大胆预测,只要在小商品上增加5%的创意附加值,就等于新增一个义乌市场。”义乌一位企业主说。
四处可及的文化触角
不论是浦江水晶、东阳木雕,还是义乌小商品、永康小五金,这些文化产品都被打上了深深的工业烙印。然而在我市,文化触角早已伸到非工领域之外,网络、影视等文化产业厚积薄发。
上月,浙江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再次出手,在山东威海建设当地国际知名高星级多厅电影城。在此之前,该公司已在全国控股或参股多条电影院线,北京、深圳、长沙、南京、郑州、武汉、太原、重庆、贵阳、呼和浩特等国内大中型城市都有其投资建设的五星级影城,并逐步向二、三线发达城市扩张。
从“造景卖景”,到创作影视作品输出文化产品,再到进入影视发行终端市场,影视产业在东阳横店已经越做越大,当地正力图集聚影视要素,形成从提供拍摄场景到影视创作、拍摄、发行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去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就实现营业收入20.23亿元,占该市GDP总量的8.13%。
跟影视产业一样,我市的网络文化经济也十分耀眼。我市是华东的信息枢纽,发展网络文化条件优越。市里在金华开发区建起“孵化园”,以“零成本”的创业政策条件,发展虚拟文化产业,先后培育孵化出一大批网络文化企业。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拥有各类行业网站200多家,中国商业网站百强中我市占3家,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百强中占8家。其中5173游戏装备交易网,去年年收入达53亿元,上交税收5000多万元。9158视频社交网站,400人的工作团队,今年营业额可望超两亿元。
据相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共有9个大类14000余家,从业人员23万人,年产值450多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99.15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2.1%,占GDP5.9%,各项指标均列全省前茅。
同时,我市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求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市里先后投资10多亿元兴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博物馆和中国婺剧院等一批重点文化基础项目;启动《重修金华丛书》工程,将清代以前所有金华籍名人遗著及外籍人士专写金华文化的1000多种书籍尽数收录,极大丰富了金华的历史文化内涵;投资14亿元,全面实施古子城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改造工程,让占地26.1公顷的金华城市之根重现千年古城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