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开君 邵 帅
1.《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
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规划》)。3月20日,《规
划》全文发布。对2009~2011年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提出八项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出台了11项政策措施。规定从200
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开展“汽车下乡”,从3月1日至12月
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
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其他包括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等。 点评:在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这一纲领性政策的及时出台极大地提振了车市信心,有效刺激
车市迅速复苏。今年中国车市高速增长,《规划》居功至伟。 影响力指数: ★★★★★
2.年产第1000万辆汽车下线
10月20日上午,随着一辆金橙色解放J6驶下生产线,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吉林长春一汽集团诞生。
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销破千万辆的国家,进入千万辆汽车大国行列。
![005.jpg](#) 今年第1000万辆汽车下线。
点评:第1000万辆汽车下线,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汽
车工业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了汽车大国。但中国还不是汽车强国,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
强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影响力指数:★★★★★
3.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运行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今年初,科技部等部委联合推进“十城千辆”大规模示范行动,即三年内,
计划在10个以上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千辆级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验。年中,示范城市确定为13个。今年底,我
国13个城市投入示范运行的节能和
新能源汽车超过5000辆。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让各地掀起了一股新能源汽车的热潮,新能源汽车项目纷纷上马。 从今年7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规定,汽车企业必须掌握新
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才能获得生产准入资格。
![006.jpg](#) 深圳“十城千辆”启动仪式上整装待发的混合动力客车。
点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千方百计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商品化是当务之急。不过,我们也应
该保持理智,切勿盲目跟风。但愿,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能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影响力指数:★★★★
4.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成世界
2009年初,世界汽车业笼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中。今年1月,美国汽车销量仅为66.8万辆,创下1963年以
来的纪录。中国1月汽车销量却达到79万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由此拉开了今年我国汽车
销量一路飙升的序幕。自3月开始,中国汽车销量已连续9个月突破100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
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26.58万辆和1223.05万辆,同比增幅均超40%。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已
无悬念。 点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最耀眼的一抹亮色。这归功于国家出台的各项刺
激政策,更归功于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有鉴于此,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仍将持续。 影响力指数:★★★★
5.长安与中航汽车重组
11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汽车资产重组协议。
中航工业将持有的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给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
汽车集团。重组后的中国长安汽
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兵装集团持股77%,中航工业持股23%。
![007.jpg](#) 重汽和曼合资签约现场。
点评:这次兼并重组是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规模、金额的案例,也是首例央企汽车资产重组案。重
组后,新长安的销量超过东风,排在上汽和一汽之后,跻身汽车集团前三,打破了原有汽车企业的竞争格局。 影响力指数:★★★★
6.中国车企频频参与海外收购
12月23日,吉利汽车集团宣布,已与美国福特公司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吉
利预计将于2010年第1季度与福特签署股权收购协议,第2季度完成交易。今年初,吉利完成了对澳大利亚DSI变速
器公司的收购。 12月15日,北汽宣布,已与萨博完成了相关知识产权的收购工作。 10月10日,腾中重工和通用汽车共同宣布,就通用旗下悍马车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 点评:海外并购是中国汽车企业快速获取先进技术、推进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汽车市场持续高增长,
以及国际金融危机都为中国车企海外并购提供了时机。这也是中国企业成长中的一门必修课,但并购国外汽车
企业后的管理和经营,才是
的考验。上汽收购双龙的教训要吸取。 影响力指数:★★★★
7.广汽重组长丰
5月21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了股份转让协议签字仪式。根据协议,
长丰集团将其持有的长丰汽车151052703股(占长丰汽车总股本的29%)转让给广汽集团。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
广汽集团将成为长丰汽车大股东,长丰集团持股21.98%。长丰汽车更名为“广汽长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点评:广汽与长丰的战略合作,是《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后,我国汽车企业间个重大重组案
例,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起到了示范作用。 影响力指数:★★★★
8.中国汽车屡遭反倾销调查
1月26日,欧盟决定对中国的螺钉、螺母等紧固件进行反倾销制裁,对构成倾销的产品征收为期5年平均80%的
反倾销税。随后,墨西哥、美国、俄罗斯等国对我国紧固件作出反倾销仲裁或进行调查。 8月中旬,欧盟委员会对中国铝车轮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9月12日,奥巴马政府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轻卡、小轿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税率为年加征
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此后,印度、巴西、阿根廷纷纷效仿美国。 点评:今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遭受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来势之猛、范围之广都前所未有。尽管有金融
危机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因素,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还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不
能再打价格战了。 影响力指数:★★★
9.“整车特征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废止
从2009年9月1日起,实施四年之久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宣
布废止。 2005年4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管理办法》。规定进口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
关税。四年来,《管理办法》对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美国、欧盟等认为《管理办法》是贸易保护,向WTO提起诉讼。2008年底,WTO终审裁决中国败诉。按照WTO的
规定,中国政府如期废止了《管理办法》。 点评:《管理办法》的废止,在汽车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政府不断用
事实兑现加入WTO时的承诺,政策保护汽车产业的现象将越来越少。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中国汽车企业惟有自强才
能取胜。 影响力指数:★★★
10.商用车企“补合资课”
7月16日,中国重汽集团与德国曼公司签署协议,后者认购了中国重汽(香港)25%加一股的股权,重汽获得
了曼先进卡车和发动机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权。 8月30日,一汽集团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长春宣布合资公司“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挂牌。 9月28日,江淮汽车与NC2 Global LLC(美国卡特彼勒和纳威司达的合资公司)在安徽合肥签署中重型卡车合
资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合肥设立股比为50∶50的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不少于20亿元。 点评:我国商用车领域,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天下,但在2009年,商用车企业纷纷“补合资课”,不免让人产
生商用车自主技术仍欠缺的忧虑。不过,如果把握好合资的时机和内容,对外合作与自主创新是不矛盾的。 影响力指数:★★★ (本版图片摄影 刘成芳 杨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