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新民网】前天,53岁的潘延平在阴沉的下午,离开了人世。从大强度工作后的骤然病发,到换肝手术,再到昏迷不醒,最终撒手人寰,潘延平这个上海工程质量的领军人物,居然如此迅速地与世人告别,令人遗憾。
离世前的30天,潘延平被切开了气管,陷入昏迷。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时刻运转,将他的胸膛猛烈地拉起放下。每一口氧气,都带着一种急促感。最终,他还是没有敌过病魔。老同事陶国琴伤心地说:“潘延平才53岁,他离开得太早了。”
质量“万宝全书”
认识潘延平近10年,拿过他3张名片。行政职务上,他先后是市安质监总站副站长、市建交委质安监处副处长、上海市审查中心主任。
但本质上,潘延平就是一个工匠,是工程质量各类问题的万宝全书。他是教授级高工、博士,是同济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导,是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是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是国家注册质量体系审核员,是“白玉兰”奖的评审,是住建部特聘专家……
上海建筑圈“老法师”居世钰,和潘延平认识30多年。他说,潘延平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他还是个小年轻时,在食堂吃饭,看到专家拿着饭盆就坐过来了,一直在问各种问题。回到家,还自己琢磨,写文章。”近10年来,同为评审专家,居世钰和潘延平平均每周要见一次面。“每次见面,话讲不了几句,他就绕到专业上去了。”
因为这种钻研,潘延平在很多领域,都成为公认的权威。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化建协会防水分会会长何家旭说,在潘延平的指导下,上海化建协会防水分会对建筑防水卷材进入上海建筑市场进行行业自律备案管理,质量全面受控,使上海防水市场成为全国防水市场的管理典范;除此之外,他还制定了玻璃能耗标准等等;他承接的深基坑监测和轨交风险控制条件验收两个课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跑工地从不喊累
过去8年,一旦遇到了专业问题,何家旭总是拿起电话,直接向潘延平请教。“潘延平没有架子,哪怕是凌晨3点,只要和工程有关,他不生气。按道理,我们是他监管的对象,但请他指导,他都欣然接受,电话里讲半个小时是常事。有的时候,还要麻烦他到工地现场指导。”更让何家旭佩服的,是潘延平做出这些指导,全都是“义务劳动”。“他连专家费都不肯收,愿意把知识贡献出来,帮助工程少走弯路。”
潘延平参加过大量的现场检查。每一次检查出问题,他不是简单地按条款处罚,而总是平心静气地指出,工序错在哪里,工程不符合哪些标准。被监管对象,也就心服口服。
1996年至2006年,是上海各类建设的高峰期。潘延平几乎一直在工地“排险”。陶国琴说:“那时候,他一天有时要跑4个工地,从不拒绝别人的请求,也从不喊累。现在细细想,他的脸色,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一点点变灰的。”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后,潘延平接受组织委派,参与震后绵阳地区抗震救灾过渡安置房建设,多次深入震区中心参与实地勘测、规划、建设,保质保量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援建任务,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潘延平还曾被授予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个人、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同事热泪道不舍
除了“工作无度”,潘延平日常的生活,很有节制。周边的朋友异口同声,潘延平平时滴酒不沾。“有一次非常开心,一个大工程顺利竣工。他用一个调羹,舀了一点点红酒,沾了沾唇。”
工作之余,潘延平有时会打打牌,但他创造过“3小时打3局大怪路子”的纪录。打着打着,他突然冒出一句:“xx工程要抓紧啊……”旁若无人地拿出电话,与对方聊上一段。一局牌被切割成许多段,让牌友们哭笑不得。
这两天,在“上海工地”的微信群,满是热泪和不舍。40多家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对潘延平的离世表示哀悼。大家都觉得,潘延平走得太早了。他对上海建筑业的那些感悟、经验,如果能够留下来,那对上海重大工程该多有帮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