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从两方面理解。先不说城市空间中那种大的防水工程,就说我们身边的卫生间、厨房、阳台,如果防水工程没做好,不仅渗漏后会产生家庭或邻里纠纷,还会影响到整个社区的稳定。还有,目前在做地下隐蔽工程时,现场农民工的条件非常艰苦,如果防水产品的施工能减少劳动强度,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那么,类似的条件改善也可以创造出另一种“和谐”。所以说,我们认为“以小见大”的防水工程是民生工程。
一个好产品,一项好技术,除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外,还需要市场依托。您怎么判断这个产品的市场价值?
我们对市场的判断是基于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任务,未来住宅产业必然向低碳、环保的产业化方向发展,而防水产品由于其鲜明的民生和节能特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如果获得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及专项科技基金支持,我们的防水产品推广量可在三年内达到1500万平方米,产值4亿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还能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排放。如果按50%SBS卷材被新产品替代计算,光在北京,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为4.6万吨(如按全国计算,可减排86.25万吨);汽油可每年减少的使用量达0.2亿升(如按全国计算,可减少汽油消耗量7.5亿升),很大程度减轻了国家和地方在环境保护和能源供应紧张等方面的压力。
在这个产品上,你们有哪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在技术上我们已经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公司技术开发团队拥有防水专家2人,产品工程师12人。通过与大型设计院所的合作,我们还出版了“施工规程”、“应用图集”。这些技术优势都足以支撑产品推广。当然,我们也从服务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随时在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特别是在安装调试方面我们有非常成熟的专业团队。此外,我们除了与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外,还在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中间加强了技术服务和示范推广,对全国代理商进行产品的推广指导。
防水产业以往给我们的印象是零打碎敲,这方面,你们有哪些改善和优化?
近5年来,我们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一直位居行业前十位。我们目前已形成集约化生产,并按产业化模式进行产品的推广。比如在生产基地方面,我们拥有新型沥青基卷材生产线四条、高分子卷材生产线四条、排水板生产线四条、防水涂料生产线三条,主要采用了美国阿迪公司的新设备,还得到麦卡尔公司和德国洛比特公司的强大技术支持,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现在,我们防水卷材年生产能力达8000万平方米,防水涂料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我们在销售和服务方面也划分了网格式的全国七大片区,与50多个城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实现“10小时到场服务”的承诺。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