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苦楝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润滑油和肥皂等。
苦楝形态特征
苦楝,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灰褐色,纵裂。苦楝分枝广展,小枝有叶痕。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长20-40厘米;小叶对生,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顶生一片通常略大,长3-7厘米,宽2-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多少偏斜,边缘有钝锯齿,幼时被星状毛,后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12-16条,广展,向上斜举。苦楝圆锥花序约与叶等长,无毛或幼时被鳞片状短柔毛;花芳香;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急尖,外面被微柔毛;花瓣淡紫色,倒卵状匙形,长约1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通常外面较密;雄蕊管紫色,无毛或近无毛,长7-8毫米,有纵细脉,管口有钻形、2-3齿裂的狭裂片10枚,花药10枚,着生于裂片内侧,且与裂片互生,长椭圆形,顶端微凸尖;子房近球形,5-6室,无毛,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细长,柱头头状,顶端具5齿,不伸出雄蕊管。核果球形至椭圆形,长1-2厘米,宽8-15毫米,内果皮木质,4-5室,每室有种子1颗;种子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苦楝栽培技术
苦楝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0-11月选择20年以上的老树,进行采种。苦楝春季4月播种前用温水浸种4-5d按行距30-45cm开条沟,沟深6cm,将种子播火,覆土压实。培育1年,翌年春季移栽。苦楝按行株距5m×5m开穴,穴径1.2m,深80cm,底层施厩肥,上覆细土10cm,每穴栽种1株,栽种时要使根部舒展,土壤与根部密接,覆土压实,浇水。
主营:肥西苗圃;肥西苗木;合肥苗圃;合肥苗木;安徽苗圃;安徽苗木;肥西三岗苗圃;肥西三岗苗木;肥西苗圃基地;肥西苗木基地;合肥苗圃基地;合肥苗木基地;安徽苗圃基地;安徽苗木基地;肥西三岗苗圃基地;肥西三岗苗木基地;肥西绿化苗木;合肥绿化苗木;安徽绿化苗木;安徽绿化养护;肥西绿化养护;合肥绿化养护;安徽绿化养护;肥西园林绿化工程;合肥园林绿化工程;安徽园林绿化工程;肥西绿化园林;合肥绿化园林;安徽绿化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