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的职业中介相比,猎头服务主要瞄准高端市场,为企业捕获最适宜的中人才。近日,一则来自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的消息引人注目: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国家标准《人才寻访服务规范》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颇具神秘色彩的高端人才寻访服务——“猎头”,从此有章可循。
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为读者探访广州猎头行业发展现状。
广州某化工企业招聘技术总监,要求有核心研发技术,年薪20-40万;某知名机械行业跨国公司招聘销售总经理,年薪30-40万元,工作地点上海;东莞某顾问公司招聘营销副总,年薪18-36万元……这是广州一家猎头公司手头上掌握的客户需求信息。所谓“猎头”,就是专指这类高端人才寻访服务。
猎头收费贵不贵?一般猎头费用由猎头公司向委托的企业收取,而不收被“猎”的高端人才的钱。费用一般是被“猎”对象年薪的10%-30%左右。企业要猎头,一般还要向猎头公司预付一笔费用,作为前期的成本,待成功猎头后,再支付余下的费用。
一些猎头从业人士向记者介绍了三种最为常见的猎头手法:
手法一:供求信息匹配搜寻。比如,有一家大型民营机电公司希望引进高端管理人才。这家机电公司委托A猎头公司物色。A猎头公司本身还有人才中介服务业务,手头有大量的高端人才库,很快就搜索到一家国有上市公司一位已经离职并正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的副老总。结果,信息配对成功,猎头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手法二:“挖墙脚”式搜寻。比如,有一家大型化工企业需要引进技术总监。B猎头公司很清楚,目前从事该化工行业的大型公司并不多,具有这种潜质的人实际主要集中在该行业的几家大公司,于是瞄准了业内主要几家大企业,有目的地接触这些大企业相应岗位人才,经过资源与薪酬的匹配,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手法三:角色转换式搜寻。比如,某IT企业需要招聘客户首席运营官COO,自己也曾去物色,但发现别的企业同样岗位的人才,薪酬比较高,自己难以说服其过来,而且这一行同样岗位的人才本身就不多。该企业委托C猎头公司代为物色。C猎头公司经调研发现,适合该岗位的人选其实未必一定要从别的公司同样岗位中挖角,于是推荐了一家快速消费品行业的COO,结果双方都很满意。
据业内人士介绍,实际中猎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提供的服务一般都包括了咨询、搜寻、甄选、评估、推荐并协助录用人才等一系列内容。
两种误区需打破,“公众对猎头的认识误区,正成为目前猎头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多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李君遐认为,这起码在两方面表现相当突出。
误区一:认为猎头可有可无。很多人还认识不到猎头的作用,只是在公司高层岗位出现空缺而一时又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时候,希望猎头公司能帮忙推荐一下。李君遐分析,猎头公司并不是只推荐人选的中介,它应该是一家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方案解决公司,会用专业的视角帮助企业分析这一岗位需要的人的定位、素质和要求标准,并按照这一标准为企业选人。这样“猎”来的人,创造的价值就可能超越企业原先的期望。
误区二:认为猎头就是“挖墙脚”。很多企业对猎头深恶痛绝,认为是抢走企业的人才,要把企业搞跨。对此,李君遐认为,人力资源是需要流动的,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人才能被“挖走”,往往就是其发展遇到了平台不够的限制,流动对人才是有好处的。对企业而言,如果一个人被挖走就倒台,也说明这家企业很成问题,不注意内部人才的培养。实际上,上层人才流动了,下面的人才会有上升的空间,企业才能形成团队,不至于“少了一个人就不行”,事业才能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