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神力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诚信指数 16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首页
神力首页
资质荣誉
产品展示
神力文化
企业新闻
招贤纳士
企业名片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南阳汗蒸
南阳太阳能
南阳吉豪
您现在的位置:新野神力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锂电子电池的投资诱惑
发布日期:2011-12-15

锂电子电池的投资诱惑
四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震动了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业内人士认为,标准执行将给电动自行车产业链的上游——蓄电池行业带来新的机会。
政策补贴有望助力
  “全国1.2亿辆电动车,超标的在90%以上。”力帆科技有限公司电动车研发部门负责人谭博谈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今后严格要求速度不超过20公里,那对电动车行业来说,是降低技术标准而不是升高,这很容易办到,而未来在技术上真正难办到、最纠结的地方是对重量的限制。”
  根据1999年公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应该在40公斤以下。“电动自行车的重量来自于两部分,一部分是车身重量,另外一部分是电池重量,减轻哪个都不容易,新标准必然会刺激企业研究和开发更轻的新材料。”谭博介绍,传统的电动自行车都使用钢材,如果为减轻重量,将钢材变薄、变细,虽然重量会减轻,但是质量也很难合格,电动自行车的部件会出现断裂现象。“那样做是糊弄人,真正的解决方法是使用新的合金,行业标准会促使企业加大新材料的开发。”他表示,钢材可以用铝镁合金代替,一块两三公斤的铝镁合金足可以替代9公斤重的钢材。碳纤维更轻更坚固,但是费用更高。
  “关键是使用新材料和电动车专用电池后,价格将大幅攀升。”谭博举例,一辆普通的电动自行车价格如果是2000元,使用合金减轻重量后,价格将上升1/5~1/3,也就是成本上涨300元~500元,而进一步采用锂电池后,价格还要再上涨500元,整体上,为减轻重量而设计的新电动车,价格将贵1000元。
  这个价格市场并不容易接受。由于电动自行车市场竞争激烈,电动车专用电池各种部件、成本都已经透明,同种型号的车,多卖50元都会失去市场,因此,使用新材料的电动自行车销量很难保证。
  不过,也并不都是悲观的消息,未来一个可能的机会将帮助锂电池进入市场。
  “目前,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委员会正在争取国家对销售锂电池电动车的企业给予补贴,以帮助锂电池更快地进入市场,减少传统铅酸电池生产造成的环境铅污染。”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委员会主任陆金龙表示。他的理由是,因为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国家对电动汽车有补贴政策,那么为什么不能对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给予补贴?
  “现在国内的电动自行车,使用铅酸电池的占97%,使用锂电池的只有3%,虽然锂电池不能完全替代铅酸电池,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锂电池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电动车企业和电池研发企业都应该抓住机会。”陆金龙认为,如果能对锂电池电动车每辆补贴400元~500元,基本就可以弥补锂电池电动车在市场上的差价,可以为锂电池大规模走向市场打开大门,而生产规模一旦迅速扩大,必将进一步降低锂电子电池的成本。
技术问题引发投资风险
  据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动自行车铅酸动力电池在2009年的销售收入即已达到122亿元,2009年至2011年的年复合增长有望保持在24%。受益于电动自行车产业的迅速发展,蓄电池行业一片欣欣向荣。
  电动自行车电池的生产企业中,已经有多家实现上市。在上市招股说明书中,这些企业都着力渲染自己在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的份额和成长潜力,以显示自己可以从这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分得一杯羹。
  2007年6月11日,天能集团(00819.HK)以中国动力电池股的身份在香港主板上市,其业务主要以生产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为主。另一家电池巨头——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00951.HK)也于2010年7月7日顺利登上香港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总额为5.5亿港元。在招股说明书中,该公司宣称在2009年的国内电动自行车用铅酸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约为18.3%,位居前列。
  相比之下,国内的锂电子电池企业才刚刚走向发展的快车道。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锂电池规模的企业之一,是由联想投资、中科院物理所、成都地奥集团等共同投资设立。在其网站上,该公司也宣称是国内动力锂电池产品线投资规模的企业。不过,该公司现有员工500 余人,注册资金1.9 亿元人民币,与铅酸电池的龙头企业对比相去甚远。有行业人士指出,正因为规模还比较小,锂电子电池制造产业存在着很大的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新野神力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新野县中兴北路8号   
联系人:熊小芹   电话:0377-66259777   手机:15920048521   传真:0377-66259988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