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人,让很多异地商人心有余悸。他们被看作是国人中最有商业头脑、最有全球视野、最贴近草根、最能克服民族劣根性的一群人。做服装做到10亿元身家的陈云烽,就是这群最会赚钱的温州人中的一个。正如温州服装商会一位秘书长所说,“温州的服装老板每人都有一个故事。在每个故事发生之时,都预示着中国服装行业一轮新的大洗牌。”
上月底,在第16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办期间,记者找机会逮到了这位忙得歇不下脚的生意人,对他进行了专访。
开服装店赚桶金
说是大老板,但站在记者面前的陈云烽毫不起眼,今年41岁的他留着板寸头,一件普通西装,身材瘦削,不经介绍还以为是某公司的一般上班族。但他的手上,却握有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财富。
“其实早在16岁初中毕业,我就开始学卖衣服了。”他告诉记者,到18岁时,他与当时还在谈恋爱的女朋友朱爱武携手创业,利用自己家临街不大的面积开起了服装小店。“最初没钱,资本只有300元,用来买布料做了四套女式时装,结果当天就卖完了。”陈云烽说,这一转手,他就赚了64元,这在1986年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很快,他和朱爱武有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做起了服装批发,一年就赚了20多万元。生产规模的扩大使陈云烽进军上海,不但拥有了自己的服装生产基地,还办起了一家恒达纺织厂,专为全国上百家西服厂家提供精纺面料,年销售额达到了上亿元。
卖掉加工厂全面转型
不过,一时风光很快遭遇了困境。从1995年起,西服开始走下坡路,面料供应也迅速下滑。这时,老婆朱爱武从国外给陈云烽带回了一条讯息:在迪斯尼公园门口排队时,长长的队伍中只有两个人穿着笔挺的西服,而这两个人恰恰是中国人。此时,西服已经过时,开始流行休闲服了!
这条讯息让陈云烽苦思了两个月。随后,他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卖掉服装厂的机器,出租服装厂的厂房,把整个生产业务全部抛弃,自己注册高邦品牌,只做设计和销售。“这种模式叫虚拟经营,在发达国家休闲服经营领域已盛行多年,看到那时的情景,我觉得走这条路是时候了。”
陈云烽表示,做服装生意最重要就是快人一步,“1995年我放弃工厂搞虚拟经营时,绝大多数温州人还认为服装企业是离不开生产的,而现在,大部分休闲服品牌都采用了这一模式发展。”
来源:重庆晨报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