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指数 22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资质
气体展示
气体动态
联系我们
在线订单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武汉二氧化碳厂家/武汉二氧化碳充装
武汉氮气/武汉氮气置换
武汉气体/武汉气体生产厂家
您现在的位置:武汉干冰气体有限公司 > 气体动态
 
气体动态
武汉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充气
发布日期:2011-04-13

        武汉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充气站

          中化新网讯“接下来的100年里,地球气温将上升2℃~4.5℃,这主要是人为排放二氧化(CO2)的缘故。”参加第二届化学科学与社会高峰论坛的科学家们表示,尽管碳捕获和储存(CCS)系统有助于减少CO2排放,但目前在商业上CO2还无法被有效地固定。不过,材料化学研究能够开发新的技术,把废弃CO2变为有价值的产品。


  碳中和生产能源可减排


  《化学,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社会》白皮书认为,用CCS技术来固定CO2,可将来自燃煤发电厂的排放量减少80%~90%。不过,仅使用CO2固定技术,仍不足以实现全球减排的目标。而材料化学在这个领域可以做很多工作,并能提供地质储碳的替代方案。譬如,发展可替代的碳中和方法生产能源以减少CO2排放,将CO2制成燃料或作为化工产业链中有价值的产品等。这将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可避免碳固定技术潜在泄漏等问题。武汉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充气站


  另外,以流体形式存在的超临界CO2,已经规模化用作纯化过程的溶剂。将超临界CO2广泛用于工艺过程,可以减少化学反应对传统化石燃料源溶剂的需求。材料化学提供的这些方案是减少全球CO2排放战略的组成部分,它能创造许多工作机会,而且无需依赖自然资源。


  商业化捕集利用可期


  各国政府目前正致力于建立把CCS技术应用于燃气和燃煤发电厂的工业规模示范项目。白皮书指出,理想的CCS系统具有节能和高性价比特点,它包括捕获和分离CO2的材料、工艺过程和技术。


  目前,已经成熟的碳捕获技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材料,为捕获的CO2除去杂质更需要高昂的成本。对此,专家提出下一代CCS系统必须同时适用于高浓度、固定的碳源,或低浓度、移动的碳源。此外,从CO2中除去杂质的新技术,也应该由丰产元素生产的强韧、耐杂质的材料和膜等组成。武汉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充气站


  现在储存在地下的CO2也许将来可作为有价值的产品被开采出来。一旦有了合适的转化技术,就可以对这些储存的CO2加以利用。材料化学家将研究和开发一系列CO2固定和纯化的新技术,并帮助开发商业上切实可行的CO2储存技术。


  有望作原料纳入供应链


  化学家们表示,尽管CO2通常不起化学反应,但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有可能与其它化合物形成化学储能体系或有用的新材料。目前石油产量的5%~10%都用于制成化学品,比如塑料、药物和其他消费品等。随着材料化学和催化技术的研究突破,有可能把CO2当作原料纳入化学品供应链中。


  在白皮书中列举了这样的例子:CO2可以和氢气结合形成甲醇这种便于运输的液体,再用沸石催化剂将其转变为汽油。使用基于丰产元素的催化剂、非化石原料和可持续供应的氢,可以实现甲醇生产技术的商业化,并为很多大规模使用的商品提供大量原料。通过改造现有工业设备,这样的工艺过程几年内就可以推广。武汉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充气站


  此外,把CO2和水有效地转化为甲烷气,是一种潜在的储能方案。甲烷是比甲醇能效更高的燃料,以CO2为原料进行转化还可降低对天然气资源的依赖,并有助于中期内向使用低排放、清洁的燃料过渡。目前,已经有了借助氢将CO2转化为合成气的催化工艺。白皮书预计,通过设计合适的流程,使用氢气或其他含氢材料大规模地把CO2转化成合成气,将在短期内实现。


  白皮书指出,现在已经有了将CO2小规模转化成聚合物的技术,并且几年内可以扩大应用的范畴,而这需要科学家对现有合成聚合物材料的设备进行改造。对于材料化学而言,则需要针对CO2的化学反应开发和优化高活性、高选择性、可持续和高效的催化剂,并设计和优化电催化或光催化方法,将CO2纳入供应链中。

武汉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武汉工业二氧化碳充气站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武汉干冰气体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邮政编码:430082
联系人:李经理   电话:18064126088   手机:18064126088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