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创荣大师浅谈端溪石又称端砚石简称端石,用端石制作的砚台因石质坚实、细腻、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不坏笔、字迹生辉、虫蚁不蛀、经久不退色而闻名于世,被文人墨客推荐为众砚之首。
地质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查明,端砚石经历了约4亿年的演变才形成。端砚石分为二类,一类基调为紫色,称紫石,另一类是绿色的、称绿石。前者为富铝、富铁、富钾、贫钙的硅酸盐类岩石,主要矿物为含水粘土矿物中的水云母(含部分已变晶的绢云母)和少量的粉尘状赤铁矿、磁铁矿、石英等;后者为富镁的碳酸盐类岩石,主要矿物为微晶白云石和少量的水云母、磁铁矿等。
地学知识告诉我们,地球表面除水体外,其余的由岩石组成,按成因分别称为沉积岩(又称水沉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它们记载着地壳30至40亿年的地球发展史(地球的形成年龄为50亿年至60亿年),端石属其中的沉积岩类,其原始母岩形成于距今4亿年的中泥盆世。当时,端州这个位置是一条沿北东方向延伸的滨岸潮坪,西部广西一片为汪洋大海,海水不停地潮落,把东西两侧古陆搬来的大量物质在这里筛选聚集、按比重和粒级粗细依次沉积成层,其中被水解后的富铝、钾、铁等硅酸盐,碳酸盐等胶状物,聚集在潮坪局部低洼处,与其它砂石缓慢地沉降,形成大小不等的透镜体,这就是端石最初的物质聚集。端石的原始母岩被深埋地下后,其内部的物质重新分配与组合,并经历压缩脱水等成岩作用,最后固结为有特种层纹,泥粒等沉积构造的含铁泥质岩,或含铁含砂的泥质和白云岩。其中的泥粒(条)就是现在砚台看到的“眼”、“翡翠”的原形。
距今1.95亿年前,地表发生的燕山构造运动和印支构造运动,使深埋地下的端砚石及其围岩重新暴露地表,但已受到挤压破碎和地下岩浆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变质,局部的水云母变为绢云母,铁矿物聚集成小集合体,新的矿物充填在破碎裂隙内,这就是现在看到的“冻”、“白”、“青花”、“银线”、“冰纹”等石品花纹。而直接暴露地表的端砚石,因为受地下潜水的作用,铁矿物发生氧化、二价铁与三价铁比例变化,扩散,渗透等,最终形成有同心纹和瞳子的“眼”、“火捺”、“五彩钉”、“石皮”、“金线”等等美丽可爱的石品花纹。由此可知,端砚石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的地质年代和多种地质作用才形成既具研墨功能,又有百看不厌的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砚石。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大自然献给中国人民的珍稀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