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请一名专业演员的开幕汇演将是什么模样?明天下午3时,上海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就将揭晓谜底。昨夜,本报记者探营开幕式彩排,短短一小时的群众体育展示,宛若铺展开一幅海派健身的画卷。来自广大社区、学校和企业,不同年龄段的群众演员给大会带来了清新、向上、健康的气息,为了台上的一分钟,他们在舞台下付出的辛勤与汗水值得喝
彩。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赛风采大家展
上月刚在德国公开赛职业新星摩登舞比赛中折桂的周吉天和孙雅洁是开幕式中最叫得响的“角”。为参加演出,他们特地推迟了赴意大利参加世锦赛的行程,将机票改签至17日,这对20岁刚出头的世界搭档引领着一批中老年舞者风度翩翩地跳起了华尔兹。小周说:“上海体育舞蹈氛围正浓,我们更要添一把柴火。”
来自徐家汇街道的市民跳起了一段为去年世乒赛专门排练的“乒乓操”,交大新村居委书记带头,连68岁的交大老教授也加入其中。80名F1大赛志愿者、上海体育学院学生组成了F1旗操队,上海中学、市三女中、桐柏中学、上海市医药学校学生共同排演展示网球运动力与美的网球操。编排网球操的编舞老师吕慎对学生的排练反复推敲,连盒饭都顾不上吃,她说:“台上两分钟,台下一月功,队员还得课业、表演两兼顾,但大家都很吃得起苦。”
老伯阿婆好身体福娃吃苦为出彩
来自闸北和普陀区的100位“老克勒”甩起了绅士的手杖。排的王鑫荣老先生头发花白面色红润,今年已经78岁,是队伍中年龄的老人:“我和老伴都喜欢健身,手杖操、练功十八法天天练。”健朗的老伯笑着说:“在小区里有时80多人一起跳操,健身气氛非常好。”
彩排开始前,60岁的孙凤云老妈妈不小心连着滑了两跤。旁人急着搀扶她问是否坚持得了,老人扭着手腕甩一甩,连称“没事”。从80年代起老人就开始练习太极拳,她自豪地说:“要不是我平时注意锻炼今天可不会这么容易爬起来。”
一群喜洋洋的福娃跑进了会场,唯独10岁的王纯纯多穿了红毛衣,原来是发烧了还坚持训练。扮演火娃欢欢的她不甘示弱:“我一定要来彩排的,否则演出就没有我了。”为了适应新组合新动作,领队陶老师带着100个来自上海市实验小学、曹光彪小学和黄浦区青少年中心的小女孩自觉加练。
海派秧歌姿态美排舞健身又减肥
为配合演出,五六十岁的婆婆们戴起了攒金大红花、抹上了胭脂口红。若论扮相身段,独数陆家嘴街道的海派秧歌队最是风流。这支平均年龄50多岁的舞蹈队将传统的秧歌和现代体操结合,刚柔并济、富有生机,已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5年来,她们几乎每天早晚都会在世纪大道上锻炼。
如果说海派秧歌打响了“南派秧歌”的招牌,那么排舞就是被上海引进来再推广。皮裤、皮靴子、牛仔帽,好酷的一副装扮!年轻动感的女牛仔在舞台上活力四射,她们可都是办公室里的“白骨精”。今年28岁的李已经有两年“排舞”的舞龄,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周两次的训练,从不拉下,“我一共瘦了十多斤,跳这舞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减肥修身。”李家住松江,为市运会开幕式的排练难免会影响工作,单位领导潇洒地挥手放行:“市运会是上海的大事,我们支持!”
以双手捧莲花状轻触脸颊,南湖职业学校表演专业的范老师不断示意举牌带队的学生笑得更阳光些,更甜美些。满眼望去,全场演出都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群众演员的倾力演出使赛场和普通市民间架起充满动感的桥梁,让世界看到了上海人人运动的成果。正如在彩排结束时表演者给自己的掌声:“我健身,我健康,我快乐!”
记者俞剑实习生张帆刘志艳
“火娃欢欢”王纯纯
“海派秧歌”名不虚传
“老克勒”表演手杖操
昨天市运会开幕式彩排演出全景本版摄影彭幼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