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中的三通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两岸关系中的“三通”是指“通邮、通航、通商”,即“大三通”,台当局从2001年1月1日起,分阶段开放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的货物和人员直接往来,这就是所谓的“小三通”。三通也可解释为管件、管道连接件。又叫管件三通或者三通管件,三通接头,用在主管道要分支管处。
目录
唐朝 杜佑 《通典》宋朝 郑樵 《通志》元朝 马端临《文献通考》唐朝 杜佑 《通典》 《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记载自上古至唐代宗时期历代典制的沿革,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杜佑综合经史及历代文集、奏议等分类编纂,内容丰富,对唐代制度叙述尤为详尽。宋朝 郑樵 《通志》 三通《通志》二百卷,南宋郑樵撰,是上古到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略、列传五部分。多抄录前史和《通典》,惟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本五略系首创。纪、传所据的旧史书有已经失传的,可据以校勘现在流行的本子。二十略是本书的精华。元朝 马端临《文献通考》 三通《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撰,记载自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经籍、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二十四门。《文献通考》简称《通考》,除因袭《通典》外,并采取经史、会要、传记、奏疏、当时人的论议和其他文献等,内容比《通典》丰富,所记宋朝制度更加详备。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