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牟灵泉、全国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宋为民 、清华大学肖曰嵘、哈尔滨工业大学董重成共同总结:钢制散热器:钢制散热器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产品、力争通过提升工艺制造水平和工艺品质,使其成为轻型散热器主流的产品。但钢制散热器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必须认真解决。首先要进行材料的优选,严把材料关。面对钢板及钢管因材质的不同,在加工和耐蚀性能方面差异极大,应逐步做到优选材料品种,或专门加工复合散热器性能和使用要求的钢板及钢管;其次是工艺制造技术的改进,通过先进的制造工艺,减少制造过程中的壁厚减薄、材料损伤及其他焊接缺陷。 在此总的前提下,对不同型式和壁厚的产品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别对待。
1. 壁厚1.2~1.5mm的薄壁钢制散热器:在国内使用时,应根据中国的水质及使用情况,采用可靠的内防腐技术。要不断加强内防腐技术的研究和提高,争取在内防腐技术上有所突破。对片头是用钢板冲压后焊接成型的钢柱散热器(包括圆柱或椭圆柱),片头所用钢板厚度应包括冲压后的减薄量。应当控制冲压后的钢板减薄率在15%以内,且应避免冲压时的机械损伤。应积极探索采用整体冲压、减少片头焊缝的可行性,片头与立柱应准确对接,并采用内壁焊缝平滑的焊接工艺。以缝焊、点焊为基本制造工艺的薄壁板式散热器,其构造特点对现有的内涂防腐工艺是非常不利的。以两种管材(包括圆管、椭圆管、T型管等)组合成型的钢管组合散热器,因其工艺简单、焊缝少、管材的耐蚀性能优于钢板冲压部件等优点,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至于出口欧洲或其他国家的产品,应当根据国外的水质及使用情况,按国外对材料及制作工艺的要求进行生产。如果以耐蚀性能很差的钢材和低劣的制作工艺、生产华而不实的产品,那不仅不能长期生存,并且有损中国散热器的信誉,最终会丢失国际市场。 2. 对壁厚2.5mm上下的钢管制作的散热器,关键是型式及热工性能方面的改进和提高。要力争使这种产品在造型方面能与其他钢制散热器媲美、在金属热强度方面能取得相对较高的数值,突出其经济耐用的产品特色。面对我国目前情况,这是一种能保证15年使用寿命的实用型产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实用价值。今后,随着水质的改善,也可随之进行改进和提高,使其在热工及金属耗量等方面更趋优化。
钢制散热器未来的技术研究重点,将是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分别在材料的优选、工艺的提高、合理的壁厚、型式和性能、内防腐技术、水质和运行的改善等不同技术领域进行攻关和提高。
铜管类散热器:包括铜铝复合柱翼型、铜管铝片对流型等等。其通水部件均为紫铜管。这类产品首先要保证铜管材质,应采用挤压轧制拉伸紫铜管;其二是确保胀管质量,保证铜管与铝翼管的紧密配合;其三是确保焊接质量。本类产品中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应通过工艺的改进和完善,促其发展。目前研究和采用的自动钻孔翻边焊接及双立柱铜管结构,可有效的提高焊接质量及解决上下联箱因焊接后变软的问题。产品的定位应达到中、产品的要求。在总体保持稳定,严格用材和技术要求,确保其轻型、耐蚀、寿命长的特点,绝不能粗制滥造,恶性竞争。
铝制散热器:包括铝合金散热器及铸铝散热器。突出问题是对水的适当范围太窄、难以在多数供暖系统中安全工作。这一产品的发展,有赖于内防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在销售时应严格了解水质和使用情况,对路销售,保证安全使用。
以上涉及的钢铝复合、铜铁复合和铝制等三种柱翼型散热器,其外貌特征都具有铝制的特点,都应充分发挥铝材导热好、易成型的特点,在热工性能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在造型方面充分体现轻薄美新的特点,以求在靓丽中显端庄、在轻巧中显敦实,努力提高产品的档次。现有产品中上下联箱采用的分体罩,和铝翼管采用的连续翼,都是这些产品在型式设计中良好的技术探索,已被市场所接纳。
摘自《中国暖气片行业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