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有着双重属性——繁荣下的美女与崩盘后的猛兽。年前,一个消息层出不穷:经济危机下迪拜楼市轰然崩盘,吞噬了温州人20亿元游资,温州人的迪拜梦就此破灭。
“炒楼亏损20亿元”是真是假?遭遇“重创”的温州人如今怎样?一个星期之前,本报记者亲赴迪拜,跟随陈志远一起考察当地最的楼盘,揭秘温州人“炒楼”真相。
[历程]
危机来了,房子来不及出手
陈志远的家乡在温州,他是公认的迪拜先行者。1998年,他来到迪拜,起初在酒吧打工洗碗,尔后在街边摆摊。陈志远足足花了11年,终于在这里拥有了三座商业城、数套豪宅。
“迪拜不同国内,采取的是分期付款购房方式,比如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你首期投入只需10万甚至是5万,这点很具有诱惑力。”在迪拜中国鞋城的二楼办公室里,陈志远告诉记者,他是2004年参与迪拜楼市的,开始只是个人买卖,后来变成几个人联合起来买,一出手就是好几层甚至好几栋楼。那一年,迪拜的房价折合成人民币约8000元到1万元/平方米,一套房子一般在60多万迪拉姆(阿联酋货币,1迪拉姆合2元人民币)左右,一年后一般升到100多万迪拉姆。
2007年之前,陈志远和他的同乡对于投资房产都屡试不爽。在当时迪拜房价已经很高的情况下,陈志远和合伙人一起投资了1000多万元人民币在迪拜帆船七星级酒店附近的一栋楼上购买了几层楼。
“2007年下半年后,我们就发现房价上涨速度放缓,如果出手,利润空间不是很大,我们几个人商量后,就决定先放放。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金融危机爆发,我们的房子也就一直放在那儿,没出手。”
[颠覆]
与陈志远多次合作的杭州姑娘沈文婷,在迪拜有自己的房产中介公司——WESTLEGEND REAL ESTATE。几年间,沈文婷见证了迪拜楼市的大起大落,保守估计60%以上的浙商在迪拜买卖房产,都是她过手的,算得上对浙商投资迪拜房产的情况了然于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