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
汽油机是指用汽油作燃料的一种火花点火式内燃发动机。
&Nbsp; 自1876年创制成功有压缩过程的单缸、四冲程煤气机后,内燃机得以迅速发展。但煤气运输携带不便,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利用石油中易挥发的轻成分。1883年德国人戴姆勒制造成功汽油机,它以便于运输和携带的汽油为燃料。
汽油机比柴油机轻巧,制造成本低,噪声较小,低温起动性较好,但热效率较低且燃料消耗率大。摩托车、油锯和其他小功率动力机械,为求轻便、价廉,常用二冲程风冷式汽油机;固定式小功率汽油机为求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而成本较低,大多用四冲程水冷式;轿车和轻型货车则大多用顶置气门水冷式汽油机,但随着油耗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柴油机在这类汽车上应用渐广;小型飞机所用发动机为求轻便和升功率大,大多用半球型燃烧室的风冷式汽油机。
汽油机的出现促进了运输工具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汽油机已用作小至一千瓦以下的农业、园艺机具的动力,大到数千千瓦的航空发动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的发展,汽油机的用途有所缩小,但仍是小功率内燃机、摩托车、轿车、小型飞机和轻型货车发动机的主要机型。
汽油机一般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由本体(缸盖、缸体、曲轴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系统、供油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等部分组成。
按配气系统的不同,汽油机分为二冲程的和四冲程的两类。二冲程汽油机用于提供较小的动力,轻小且成本低。四冲程汽油机又可分为侧置气门式、顶置气门侧置凸轮轴式和顶置凸轮轴式三种,以顶置凸轮轴汽油机性能。
按气缸进气方式的不同,汽油机分为增压的和非增压的两类。飞机用汽油机多为增压的,轿车用发动机也发展有增压汽油机。
按供油系统的不同,汽油机分为化油器式和汽油喷射式两类。至80年代,汽油喷射式的应用迅速增多,许多厂家的产品已用汽油喷射代替化油器。汽油喷射式又可分为多点喷射和单点喷射两种,多点喷射汽油机性能,但成本较高。
按混合气形成的方法,汽油机分为均匀混合气式、火焰点火式(用电火花将辅室中的少量浓混合气点燃后,利用喷出的火焰点燃主室中的过稀混合气)和分层充气式(在统一燃烧室内,一部分为可燃混合气,另外部分只是空气)三类。 商业产品基本上都是均匀混合气式,正在发展的稀混合气汽油机也是均匀混合气汽油机。
汽油是多种烃的液态混合物,馏出温度在210℃以下,易于蒸发成气态。汽油机在工作时,空气流过化油器,按比例携带适量汽油进入进气管。在流经进气管、进入气缸和压缩过程中,汽油迅速蒸发,到压缩末期已完全成气态,并与空气混合成相当均匀的可燃混合气。
这时,汽油机点火系统提供瞬时高压电,在火花塞的火花间隙处打出火花,使该处微量混合气发生化学反应,累积热量而提高温度,并使次层混合气受热发生化学反应。当逐渐发展到气缸内压力明显上升时,便形成明亮的火焰核心。
从火花点火到此刻的时间称为着火延迟期,火焰核心能否形成和着火延迟时期的长短,均取决于火花间隙处混合气的化学性质、火花能量和该处气流速度。火焰核心形成后,引起火焰传播,将气缸内混合气烧尽,使缸内压力迅速上升。
混合气热量主要在火焰传播时期放出,这是决定一个循环作功多少的关键。此后仍有补充燃烧现象,但放热很少。其他蒸发性好的液体燃料如酒精等,也可用于汽油机;气态燃料在适当改动燃料供给系统后,也可用于汽油机。
在汽油机中要求火焰传播速度高,而且火焰传播发生在上止点前后。对火焰传播速度影响的是混合气紊流强度,这决定于燃烧室结构,在结构一定时,又大致与转速成正比。为使火焰传播发生在上止点前后,必须选择在最有利的时刻点火。汽油机转速提高和负荷率减低时,点火提前角均应加大。在不同的转速和负荷的工况下,点火提前角也不同。因此,在分电器中应有转速及其真空自动调整装置。
汽油机的热效率与压缩比有直接关系,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则热效率即随之提高。压缩比已由早期的4.5提高到10。当压缩比达到9以上时会使气缸内产生积炭,这积炭会点燃混合气,会形成不正常燃烧的现象,称为表面点火。在人们重视内燃机排污问题后,实用压缩比又有所下降。
使压缩比得以提高的因素除燃烧室结构等设计外,主要在于汽油品质的提高。20年代中,人们发现在汽油中添加四乙铅可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此外,通过对燃烧现象进行研究,已经能用合理设计燃烧室的方法,降低汽油机对汽油辛烷值的要求。铅是排气中的有害成分,现代已出现不使用含铅汽油的趋势。
侧置气门式燃烧室结构简单,混合气集中于火花塞附近,并靠活塞的挤压,使混合气有较强的涡流;距火花塞较远处的混合气量较少并受燃烧室壁冷却,因而有利于避免爆震,同时使混合气主要部分燃烧放热快。这种燃烧室的缺点是混合气进路曲折,气缸充气效率较低,许用压缩比低,已较少采用。
顶置气门式燃烧室结构较复杂,其中澡盆型的结构略为简单;半球型的可容纳较大的气门,混合气流动通顺,最有利于提高升功率,但结构复杂;楔型燃烧室有挤气面积,一般比半球型燃烧室的压缩比高0.5,这种结构适于大量生产,因此是60年代以来轿车发动机最常用的结构。
半球型燃烧室散热面积较小,又因无涡流而能减少热损失,其燃料消耗率与楔形燃烧室相近。半球形燃烧室中燃烧压力上升较快,对机件的冲击负荷大,因而有兼具楔型和半球型两者的优点。
排量较小的汽油机(缸径在70毫米以下)常用风冷式,较大的则多用水冷式。由于汽油机的压缩比低于柴油机,其燃烧压力较低、机件较轻、惯性较小,因此可以用较高的转速运行。不考虑使用寿命的赛车汽油机转速可高达10000转/分以上。大部分多气缸汽油机采用直立式和V型排列。
汽油机比柴油机轻巧,制造成本低,噪声较小,低温起动性较好,但热效率低而燃料消耗率大。摩托车、油锯和其他小功率动力机械,为求轻便、价廉,常用二冲程风冷式汽油机;固定式小功率汽油机为求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而成本较低,大多用四冲程水冷式;轿车和轻型货车则大多用顶置气门水冷式汽油机,但随着油耗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柴油机在这类汽车上应用渐广;小型飞机所用发动机为求轻便和升功率大,大多用半球型燃烧室的风冷式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