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指数 38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金星首页
企业介绍
资质认证
产品列表
企业新闻
招聘信息
在线订购
联系我们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省东台市金星香料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中国薄荷油知识读本》连载三:章薄荷栽培技术要
发布日期:2009-12-20

章 薄荷栽培技术要领


薄荷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促进薄荷种植业的稳定发展,也是薄荷油收购的基础工作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出色的薄荷油收购员,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原油检验技能和丰富的收购工作经验,而且应当了解薄荷的生物特性和不同品种的品质特征,熟悉薄荷种植的全过程,掌握薄荷生产技术要领,并能运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指导油农发展薄荷生产、选种优良品种,提高经济效益,为扩大薄荷油购销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薄荷在植物学分类中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目、唇形科、薄荷属,是多年生宿根性芳香类草本植物。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薄荷属植物的茎叶中富含的多种芳香精油在香料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目前,为国际香料界所公认的薄荷属植物主要有以下五种:
[亚洲薄荷(Mentha arvnensis L.)] 可分为日本种和中国种。其精油的主要成分为天然薄荷脑,含量达75~90 %;我国栽培的薄荷品种主要是亚洲薄荷种。
[椒样薄荷(Mentha piperita L.)] 又名欧洲薄荷。其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薄荷酮、乙酸薄荷酯、薄荷呋喃等,它具有高雅的香气,精制后可直接用于调香。近二十年来,椒样薄荷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有一定规模的种植。目前种植的两个主要品种分别是青茎种和紫茎种,青茎椒样薄荷的得油率较高,但精油香气欠佳;而紫茎椒样薄荷的精油品质较佳,但得油率较低。
[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 又名绿薄荷。我国从50年代开始引种留兰香,先后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大叶、小叶、73-2、80-1、S-108等。留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是左旋香芹酮,主要用于牙膏和口香糖的生产。
[胡薄荷(Mentha Pulegium L.)] 胡薄荷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胡薄荷酮,含量达80~90 %。主要用于合成薄荷脑的原料,少量作为肥皂香料。胡薄荷的主产地是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
[香柠檬薄荷(Mentha Citrata Ehrh.)] 在我国也有少量种植,其精油具有薰衣草和柠檬样香气,主要成分为乙酸芳樟酯和芳樟醇,主要用于化妆品、香皂和食品香精。
在上述五种薄荷属植物香料中,亚洲种薄荷产量、用途最广,在世界香料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栽培的薄荷品种主要是亚洲薄荷种,故笔者在本书中主要阐述亚洲薄荷和亚洲薄荷油的有关知识。
节 形态与生长特性
首先,我们要探讨薄荷植株各部分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薄荷的生长习性,掌握它的生长生殖规律以及不同薄荷品种的品质特征,为提高薄荷原油的产量和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形态结构与生长特性
构成薄荷植株的部分有根、茎、叶、分枝、花和果实,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性,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并与外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植株形态见图 1-[1] )。
1.根:薄荷的根系由于播种方式的不同而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由薄荷种子萌发的实生苗长出的根系。它分为主根和侧根,并随着实生苗而生长。当实生苗的主茎长至8节后,新的地下茎逐渐生成,地下茎节上的须根也逐渐增多,同时主根和侧根的生长渐缓后过渡到以地下茎节的须根为主吸收肥水养分来供应地上部分的生长。
第二种是指实际生产中用地下茎播种后生长的薄荷植株的根系,它是从茎节上长出来的须根,没有直根和侧根,均为不定根。其根系称为须根系。
薄荷根系具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养分、固定植株、输导和贮藏生长所需营养物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有较强的合成能力,它能将吸收的养分就地加工,来自叶片的糖类物质氨基酸等合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然后再输送到地上部分用于合成蛋白质等多种有机质。薄荷一生中所需的水分和矿物质养料大都是由根系吸收后再运送到茎叶。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薄荷根系都集中分布在表土层15厘米左右的范围内。因此,坚持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能够促进根系分布深广、发育良好。
图1-[1] 薄荷植株形态图
2. 茎:薄荷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种。
⑴地上茎:分为直立茎和匍匐茎。
①直立茎是指薄荷植株的主茎。它的横切面呈方形、有棱边、质脆,断面呈白色,髓部中空,茎的外表有明显的节间,其颜色、高度、粗细等随薄荷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直立茎的表皮长有茸毛,并含有少量的油腺细胞。 头刀薄荷的直立茎高度一般为80~120厘米,可达150厘米,约30节;二刀薄荷的高度一般为50—80厘米,可超过100厘米,约20节。直立茎的基部节间较短,中部较长,到现蕾开花时,上部节间会逐渐缩短。一般地说,直立茎愈粗、基部节间短,则说明该薄荷植株苗势强、抗倒力强、产量也高。 直立茎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植株、着生叶片、产生分枝,并把根部吸收的养分和水分运至叶片,再把叶片制造的养分输送至根部。
② 匍匐茎是当地面直立茎长高到20厘米左右时,茎基部和表土层节上的腋芽萌芽成沿地面匍匐生长状的茎。它较为细软,具有横向生长习性,常沿地面匍匐生长。
匍匐茎也有节和节间,其节上也能长出具有吸收功能的须根。还有的匍匐茎的顶端会钻入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又钻出地面长成直立的植株。该直立茎的长度一般为15~30厘米,但在稀植和肥水条件好的田块甚至能长达100厘米以上。
匍匐茎极易发根,其作用主要是作繁殖良种的播种材料,也有一定的支撑和吸收、运输作用。
⑵ 地下茎:外形似根,呈白色,新鲜时嫩脆多汁,是养分贮藏的器官,主要分布在表土层30厘米左右的深度。地下茎也有节和节间,,每一个节上的芽在条件适宜时均可长成独立的幼苗。整条播种的地下茎也具有顶端生长优势,正常情况下,只有顶芽或个别侧芽萌发成幼苗,而其它节上的芽则处于抑制状态。
地下茎没有休眠期,只要具有两个节以上,在脱离母体后播种在地下,当地温和湿度等条件适宜时即可萌发新的植株。用地下茎繁殖,可以保持良种薄荷的优良性状,习惯上称之为“种根”。每亩薄荷一般可产地下茎800~1500公斤,影响薄荷种根产量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品种:在同等生长条件下,青茎类薄荷品种的产量高于紫茎类薄荷品种;抗逆性强的品种又高于抗逆性差的品种。
② 土质: 同一品种的薄荷,种植在砂质土壤的种根产量高于种植在粘土和盐碱地的;而且肥水条件好的田块的产量又高于肥水条件差的田块。
③ 密度:在肥水条件较好时,田间密度愈稀,种根的产量就愈高;若田间密度过高,中下部通风透光差,地下茎得不到充分的生长;若密度过稀,虽然薄荷单株的地下茎得到充分生长,但群体无法形成较高的地下茎产量,也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因此,头刀薄荷每亩基本苗不能少于一万株。
④ 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的土壤湿度都会影响薄荷种根的产量。湿度过高时,影响薄荷根系的活力和吸收能力;湿度过低时,不仅不能满足地下茎生长发育所需水分,还影响地下茎的顶土生长。
⑤ 繁殖方法:采用快速繁殖法生产的地下茎产量明显高于用地下茎播种和田块,白根比例也高。
⑥ 收割时间:在薄荷盛花期适时收割的田块,其种根产量要高于花末期收割的田块。因为薄荷花末期的地下茎的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
除此之外,薄荷生产茬口的安排、田间薄荷受杂草为害或病虫为害与否,都会影响到薄荷种根的产量。因此,当我们培育薄荷新品种需要迅速扩种时,应注意到影响薄荷种根产量的各种因素,努力创造有利于薄荷地下茎生长的条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薄荷种根。
3. 叶:薄荷叶是着生在薄荷植株上的叶片,有短叶柄而无托叶,其叶序互为对生,是一种不完全叶。新生叶的叶柄虽短,当它随着植株的长高而长成展开叶或老熟叶片时,叶柄就比较长了。而且,不同品种的薄荷的叶柄的长短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叶片平展或微皱,上被茸毛,而且茸毛的多少也与薄荷品种有关。
(1)薄荷叶色一般为绿色、暗绿色或灰 绿色。
(2)薄荷叶形在整个生长期的变化较大,其变化规律是:幼苗期为宽卵圆形,全缘;随着植株生长和叶片数量的增多,生长中期的叶片逐渐变为卵圆形、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到了现蕾开花期则为长椭圆形、披针形。此外,薄荷叶缘锯齿的深浅和稀密也是因品种而异的。
(3)薄荷叶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具有众多的油腺细胞,而且,油腺细胞数量的多少与下列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① 品种:不同品种的薄荷叶片所含油腺细胞数量的多少是不同的。如:“409”高于“73-8”;“73-8”高于沪香1号;沪香1号又高于“68-7”。
② 生育期:同一品种的薄荷叶片所含油腺细胞数量的多少在不同的生育期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是现蕾开花期高于营养生育期;营养生育期又高于苗期。
③ 薄荷叶片所含油腺细胞的多少还与生产季节、耕作制度、施肥种类等因素有关。一般地说,薄荷叶片含油腺细胞数量是头刀薄荷高于二刀薄荷;纯作薄荷高于夹种薄荷;施有机肥的薄荷田高于施化肥的薄荷田。
(4)薄荷叶片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 制造养分。叶片内的叶绿素经过光照,利用根系吸收后输送来的水分和养分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各种复杂的可组成精油成分的有机物质。
② 贮藏精油。叶片上下表皮的油腺细胞和叶肉组织内贮藏着薄荷植株所含精油的95%以上。因此,生产的薄荷叶片愈多,原油的产量就愈高。
③ 蒸腾水分。 薄荷的根系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在高温条件下时,通过叶片对水分的蒸腾来调节和降低植株体温,从而保证薄荷植株的正常生长。
④ 吸收养分。通过叶片的气孔和角质层,可直接吸收少量的矿物元素等养分进入叶片体内。利用薄荷叶片的这一功能,我们可在薄荷生长后期进行根外追肥以补充养分,不仅肥效快、成本低,原油增产也很显著。
头刀薄荷一生约有30对叶片,二刀约有20对,落叶率为45~60%。因此,如何提高单位种植面积上的叶片产量、延长叶片寿命、减缓叶片脱落是薄荷增产、稳产的关键。
4. 分枝:薄荷生长至一定时期,主茎叶腋间的腋芽抽生发育,形成分枝。着生在主茎上的称为分枝,条件适宜时,还可在分枝上长出第二、三、四次分枝。分枝呈两侧对称,上面的叶片也互为对生。
薄荷分枝数量的多少、节位的高低均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
在肥料充足、密度较稀的田块,分枝多、节位低,有利于增加叶片、提高产量。但密度过高、早期分枝在收割时已死亡,就成了无效分枝。在薄荷密度不足时,我们可以利用分枝的这一特性,进行打顶摘心、抑制顶端生长、促进分枝生长,使薄荷田间达到合理的群体密度。因此,应当切实控制薄荷分枝,提高有效分枝数,这是薄荷增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薄荷的分枝也是快速繁殖的好材料。用分枝进行扦插,可以长出与原植株种性相同的新植株。
5. 花:在薄荷生长后期,其主茎和分枝的顶部叶腋间逐一分化出对称的伞形花序。从现蕾到开花约需7—10天,有时超过10天。主茎的开花时间为60天左右。从开花到花冠脱落约3天。薄荷的花为唇形花冠,花萼5片,基部连合呈筒状,顶端分离。花的颜色有淡紫色、紫色、乳白色、淡红色等。花朵内有雌蕊一枚,顶端二叉,位于中央,在四周则 分列着四枚雄蕊。
⒍果实:薄荷一般不能自花结实,要靠风或昆虫进行异花授粉方可结实。通常从开花到种子成熟约需15—20天。一朵花最多只能结四粒种子,种子先由淡黄色变为白色再转为黄色,到成熟时呈褐色。种子体积甚小,每一万粒重约1克左右。
二 生育期与生长条件
(一)薄荷的生育期
薄荷在人工种植和经济利用的情况下一年可收割1—4次。在我国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江西等地区,一般每年收割二次。无论头刀或二刀薄荷的一生均可分为苗期、分枝期和现蕾开花期这三个生育期。各生育期随着品种、肥水、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在时间上也略有早迟。
1. 苗期:薄荷播种后,从初春出苗始到分枝出现止为苗期。头刀薄荷在二月下旬开始陆续出苗,至三月中旬为出苗高峰期。在头刀薄荷苗期,气温较低,生长缓慢,只长根和叶片;而在二刀薄荷苗期,气温较高,适宜生长,由于根系发达,当肥水条件较好时,其生长速度比头刀苗期要快得多。
2. 分枝期:薄荷从出现对分枝起至开始现蕾为止称为分枝期。头刀薄荷在分枝期温度适宜,生长迅速,分枝大量出现。特别是密度稀疏和摘心的田块分枝尤其明显。而二刀薄荷的田间密度较大,较头刀高5倍左右。故腋芽发育分枝的条件差,单株分枝数比头刀薄荷显著减少。
3. 现蕾开花期:薄荷从主茎顶端的叶腋出现对花蕾至花冠脱落为止称为现蕾开花期。头刀薄荷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从主茎至分枝逐渐现蕾开花。二刀薄荷从10月上中旬进入现蕾开花期。
现蕾开花期也是薄荷植株的生殖生长期,此时是薄荷植株一生中精油含量和精油含脑量达到和较高的时期,它标志着薄荷在生产上进入了成熟阶段。
(二) 薄荷的生长条件
薄荷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与一定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生长发育特性。它一方面对各种外在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又能对一些不利的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薄荷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无限生长、多次收割,但在我国薄荷主产区大多实行二刀栽培制。
在薄荷生长发育期间,温度、光照、水分、地壤、肥料等外部条件因素对薄荷的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单一地起作用,而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综合地起作用,共同影响着薄荷的生长。当然,在薄荷生长的全过程或不同生育期,这些不同的环境因素也可能分别独自成为最能影响薄荷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制约着薄荷植株的正常生长。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影响因素。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薄荷生长全过程的一个基本因素,它直接影响薄荷的物质代谢水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薄荷的代谢过程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其生育进度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江苏北部地区,当早春地温达到1℃~3℃时,薄荷即可发芽萌生幼苗。而当秋末冬初气温降至0℃以下时,地上植株就会枯萎死亡。
薄荷植株各部位的耐寒能力也明显不同。薄荷地下茎的耐寒能力较强,当水分适宜时,在-10℃也可安全越冬;春后薄荷幼苗亦能耐寒,在-6 ~ -7℃时是不会冻死的;秋后的地上直立茎和分枝能耐一定程度的霜冻,只有当气温持续降到0℃以下时才会逐渐枯死。
薄荷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为25℃,在20℃~30℃范围内,只要水分适宜,肥料充足,则温度愈高,生长速度愈快。在收割季节,如昼夜温差大,白天收割时,气温愈高,则原油产量亦愈高。
2. 光照
薄荷属长日照植物,性喜阳光,光照时间长可促进开花,也有利于精油积累。在薄荷的整个生长期内,光照愈强,愈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强化光合作用,制造和积蓄更多的有机质养分并使之向油脑转化,也更有利于减少叶片脱落,增加叶片的精油含量。特别在生长后期,更需要连续晴天,强烈光照,才有利于薄荷原油优质高产。所以,在薄荷生长后期,若遇雨水较多,光照不足,将会导致大面积减产。
3. 水分
薄荷性喜温暖湿润,其植株体内的水分含量在80%左右。在整个生长期间枝多叶茂、耗水量较多 ,但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亦不同。
头刀薄荷的苗期和分枝期要求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如供水不足,就不能形成足够的分枝和较为理想的营养器官,从而影响鲜草产量。但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空气湿度过大,又会引起病害或加重病害,导致中下部叶片脱落,也不利于薄荷的正常生长。到了后期,特别是开花期对水分的要求较少,到收割时则要求愈旱愈好。
二刀薄荷的苗期,气温高、蒸发快、需水量大。故头刀薄荷收割后,抗旱保苗是关键。但二刀薄荷封行后,对水分要求渐少,到收割前则要求干旱无雨,土壤含水量愈低,则原油产量愈高。收割前,遇到大雨或连续阴雨,光照不足,将会使叶片大量脱落。而雨水多、湿度大,又容易引起植株发病、叶片霉烂、造成减产,甚至引起种根霉烂,影响二刀出苗或秋播质量。
4. 肥料
薄荷的生长期较长,头刀从出苗到收割约为140天左右,二刀约85天左右,因而,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根据日本香料专家池田长守先生试验测定(详见表1-[1])的结果表明,薄荷对氮的敏感度,其次为磷,再次为钾。
表1-[1] 施肥结构对薄荷植株含油率和含脑量的影响
施肥试验田区域    植株含油率(%)    精油含醇量(%)
地上茎叶    叶片    游离薄荷醇    化合薄荷醇    总薄荷醇
施肥标准区 (N、P、K、Ca齐全)    0.99    2.13    72.32    15.91    89.23
缺氮 (N)区    0.29    0.68    3.05    3.3    6.35
缺磷 (P)区    0.78    1.58    19.58    24.4    43.98
缺钾 (K)区    1.25    2.02    42.94    27.58    70.52
缺钙(Ca)区    0.91    1.87    69.11    14.85    83.96
在薄荷生长期间应采用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的施肥模式,由于精油含量的98%以上贮藏在叶片内,为使收割时有较多的叶片,必须配合增施一定比例的磷钾肥,以增强薄荷的保叶防倒抗寒能力。否则,若在薄荷生长期间缺乏氮磷钾肥,不仅影响薄荷的生长发育进程,而且会影响薄荷植株的精油含量和精油的含醇量。此外,微量元素中的锰、锌、钼对薄荷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由此还可推出:在薄荷生长过程中,施用养分含量全面的人畜粪等有机质肥料的田块,其肥效会明显超过施用化肥的田块,原油产量和含脑量也会有明显提高。
5.土壤
薄荷对一般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除了过砂、过粘和酸碱度过重的土壤,以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外均能种植。一般以沙质壤土和冲积土为准。土壤的酸碱度以pH值6—7.5较为适宜。但是,当土壤含盐量为0.1%时,二刀薄荷基本上就无法出苗了。
四 植株脱叶机理初探
薄荷从出苗到收割,头刀生长期约140天,二刀生长期约85天。头刀主茎先后约生出30对叶片,二刀约生出20~25对叶片。在生长过程中,薄荷植株上的叶片会不断地自然脱落,头刀主茎落叶率为60%左右,二刀为50%左右。叶片脱落意味着生长出一定比例的无效叶片而导致原油减产。因此,了解并总结薄荷叶片脱落的基本原因,探索并掌握薄荷叶片的脱落机理和脱落规律,经研究后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叶措施,对提高薄荷原油单产是非常重要的。
1. 叶片脱落的原因
薄荷叶片脱落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品种:在相同的环境和同等操作条件下,紫茎类薄荷品种的落叶率高于青茎类品种,抗逆性强的薄荷品种的落叶率又低于抗逆性差的品种。无论是薄荷生产实践还是实际试验测定的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具体测定数据详见表1-[5]。
表1-[2] 不同类型薄荷品种的落叶率
品 种 与 测 定 项 目    青茎类薄荷    紫茎类薄荷
水晶    119    6-87    7-38    紫茎    409    海选    沪三九
主茎存叶数    28    29    25    32    25    27    22    24
主茎落叶数    36    37    35    44    41    47    36    38
落叶率(%)    56.3    56.1    58.3    57.9    62.1    63.5    62    61
(表内数据系笔者2001年7月20日测得,其中的主茎存叶数和落叶数均取自50棵植株样本的平均值)
(2) 光照与密度:在薄荷生长的中后期,晴天愈多、光照愈强,落叶率就愈低。
同一品种的薄荷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其田间密度愈高,则中下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就愈差,落叶率也就愈高。即使是相同密度的田块,薄荷植株出现不同程度倒伏的田块的落叶率高于未出现倒伏的田块。而且,倒伏愈严重的地段的落叶率也愈高。
(3)雨水与湿度:在雨水多的季节和积水严重的田块,其落叶率明显高于雨水少的季节和排水通畅的田块。因为在阴雨天光照不足、光合产物降低;积水严重时田间湿度大、病害加重;排水不良时土地板结造成根系发育差、肥料吸收功能差;从而导致了落叶的增加。即使是栽培条件相同的同一田块,其中地势较高及排水通畅的地段的落叶率也比积水地段要低一些。
(4)施肥与收割时间
① 施肥种类不同会影响叶片脱落。施用含氮量相同的化肥比施用人畜粪、豆饼、羊棚灰等有机肥的落叶率要高。其原因是营养成分单一和后劲不足。
② 施肥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叶片脱落。如在薄荷生长的中前期施肥过多,会使薄荷植株发得过早,分枝过多,中下部通风透光条件差,再加上部分植株倒伏,叶片霉烂,必然会回加重叶片的脱落。
③ 薄荷生长进入成熟期后,收割得愈早、落叶率就愈低。
(5)病、虫、草害
薄荷受病虫为害后,其叶片生长受抑,从而刺激叶柄基部产生离层,落叶明显增加。
若薄荷田间杂草较多,会与薄荷植株争肥争光,从而加重落叶现象。
2. 叶片的脱落机理与规律
① 叶片脱落机理:薄荷植株具有顶端生长优势的明显特征。在薄荷生长过程中,养分的供给总是优先满足植株上部生长的需要,而中下部叶片的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规律同样主宰着薄荷的一生,随着植株上部新生叶的大量生长,中下部的老叶也必然会逐渐地自然脱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叶片何时脱落、脱落多少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叶片脱落原因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延缓叶片脱落时间、减少叶片脱落数量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降低薄荷落叶率、提高原油产量的目的。
② 叶片脱落的基本规律:
a. 先出生的薄荷叶片先脱落;
b.植株下部叶片的脱落时间早于上部叶片;
c.薄荷叶片不是一次性脱落,而是根据自下而上的顺序逐渐脱落;
d.主茎叶片的落叶率高于分枝,下部分枝的落叶率高于上部分枝。
3. 保叶措施
降低薄荷落叶率的根本途径就是根据叶片脱落的主要原因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叶措施,切实保证薄荷叶片晚脱落、少脱落。具体做法如下:
①遵循薄荷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密切注视外部生长条件的变化,以保证植株在整个生长期所需的肥水、光照、温湿度等要素经常维持在适宜生长的状态,从而减少落叶;
② 根据不同的薄荷品种、土质及肥力来确定合理的田间密度;
③ 根据不同的薄荷品种和种植方式进行科学施肥,适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复合肥,以协调植株体内氮磷钾的比例,并在生长后期喷施锰锌钼等微量元素,从而提高叶片活力、延长叶片寿命;
④ 开好田间排水沟,确保雨停田干;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治病虫害;
⑤ 薄荷进入成熟期后,要掌握有利时机,确保适时收割;
⑥ 要长期坚持培育和推广落叶率低的薄荷新品种。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江苏省东台市金星香料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金海中路38号   
联系人:戴   电话:0515-87112886   手机:13182198880   传真:0515-85322126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