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猪遗传资源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多样化的地理、生态、气候条件,众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加之长期以来广大劳动者的驯养和精心选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猪种资源。据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统计,我国已认定的猪品种有99个,其中地方品种72个、培育品种19个、引入品种8个,加上2004年以来审定的新品种和猪配套系9个,共计108个。在72个地方品种中,有34个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据1986年出版的《中国猪品种志》介绍,按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地理气候和生态条件,我国地方猪种大致可划分为华北、华南、华中、江海、西南和高原6个类型。体型一般呈北大南小,毛色呈北黑南花态势。在引入品种中,目前对我国养猪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大白猪(大约克夏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其次是皮特兰猪、汉普夏猪和猪配套系。丰富的猪种资源为促进我国生猪生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我国地方猪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大多具有优良的种质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繁殖力强 主要表现在母猪的初情期和性成熟早、排卵数和产子数多、乳头数多、泌乳力强、母性好、发情明显、可利用年限长;公猪的睾丸发育较快,初情期、性成熟和配种日龄早。如太湖猪平均产子数为15.8头,平均排卵数为28.16个,比其他地方猪种多6.58个,比国外猪种多7.06个;胚胎死亡率,太湖猪早期胚胎死亡率平均为19.99%,国外猪种则为28.40%~30.07%。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初情日龄平均98天,一般为64天(二花脸)~142天(民猪);平均体重24千克,一般为12千克(金华猪)~40千克(内江猪),而国外主要猪种初情日龄为200天。另外,我国地方猪种普遍具有母性强、发情明显等特点。 肉质鲜美 我国地方猪种素以肉质鲜美著称于世。如金华猪具有皮薄、骨细、肉嫩的特点,是腌制金华火腿的原料。乌金猪肌肉发达,腿臀瘦肉比例高,是腌制云腿的原料。对10个地方猪种肌肉品质的研究表明,肌肉颜色鲜红、大理石纹适中、肌内脂肪含量高,这些是国外猪种无法与之相比的。 适应性强 突出表现在抗寒能力、耐粗饲能力、对饥饿的耐受力、高海拔适应能力以及抗病力方面,这种种质特性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遗传性能。通过对粗纤维利用能力、抗寒性能、耐热性、体温调节机能、高温高湿下的适应性、高海拔下的适应性、耐饥饿及抗病力等8项内容的测定表明,中国猪种具有高度的抗应激性和适应性,有些猪种对严寒(民猪等)、酷暑(华南型猪)和高海拔(藏猪和内江猪)有很强的适应性。绝大多数中国猪种没有猪应激综合征。 具有特异性状 贵州、广西的香猪和巴马香猪、海南的五指山猪、云南的滇南小耳猪(版纳类群)以及台湾的小耳猪,是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成年体高35厘米~45厘米、体重40千克左右,具有性成熟早、体型小、耐粗饲、易饲养、肉质好及耐近交等特性,是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是烤乳猪的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主要成就 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为做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2007年5月,农业部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下设猪、羊、家禽、蜜蜂、牛马驼及其他畜禽6个专业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全国畜牧总站。委员会负责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估和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及有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咨询工作。黑龙江、江苏、海南、西藏等成立了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资源保护利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为促进畜禽遗传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我国还先后成立了20多个育种委员会或育种协作组。 开展了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和研究 为了摸清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农业部组织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次较大规模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畜禽资源状况,出版了《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通过调查,初步认定576个畜禽品种(类群)。畜禽遗传资源属于可变性资源和可更新性资源。2006年,农业部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发现了确山黑猪、黔北黑猪、高丽贡山猪等一批新资源。 有效保护了一批地方品种 1998年以来,实施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专项和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国家投入资金21亿元,其中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家畜家禽基因库和150多个地方品种的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抢救了五指山猪、矮脚鸡等一批濒危和濒临灭绝的珍稀品种,保存了大量种质素材。2007年,农业部公布了138个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其中包括八眉猪等34个地方品种。2008年确定了批119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包括宁乡猪、荣昌猪和藏猪3个保护区,以及太湖猪、民猪、黄淮海黑猪等猪遗传资源保种场35个。 引进并培育了一批新品种 一是筛选了多个高效杂交组合。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广大科技人员在对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的遗传特性、生产性能开展观察测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品种的遗传特性和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条件、不同市场需求,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了多个高效杂交组合,广泛用于各地的商品猪生产。二是利用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培育了一批新品种、配套系。三是成功利用引进品种。先后从丹麦、美国、英国、瑞典、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引进了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等世界瘦肉型猪品种,以及PIC、斯格等猪配套系。这些品种、配套系已基本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为开展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005年以前,中央财政每年用于畜禽资源保护的资金仅有几百万元,2006年~2008年增加到1500万元~2000万元,2009年增加到3280万元。这些资金不要说满足约500个地方品种的保种需要,就连138个保护品种的保种经费也难以保障,目前的保种经费与实际需要量相差甚远。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体系建设滞后,多数资源场的设施设备陈旧、人员老化、手段落后、技术力量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开展保种选育工作的难度较大,部分品种的优良性状严重退化或丢失。 资源数量下降仍在继续,甚至在加剧 一是资源数量减少。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2004年)统计,全国有40%以上的地方猪品种群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继有14个地方猪品种被确定为濒危资源,有5个品种为濒临灭绝资源,深县猪、项城猪、豪杆嘴型内江猪、大普吉猪等4个品种(类群)已灭绝。二是品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度降低。许多地方品种(类群)的母猪数量急剧下降,公猪头数与血统数锐减,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日益缩小,遗传变异日益枯竭,遗传基础愈来愈狭窄。 对地方猪种选育和利用不够 由于普遍缺乏对地方猪种的持续系统选育,选育方向不能适应市场消费需求,产业化生产格局尚未形成,加之缺乏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导致地方猪种在种猪和商品猪市场缺乏竞争力。保护与开发利用脱节,尚未建立以保种促开发、开发促保种的良性循环机制。以地方品种为素材,通过本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培育专门化品系、配套系和新品种的工作没有受到足够关注,地方猪种资源的肉质、繁殖性能与适应性等优良特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对特征特性的发掘和评估滞后 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对地方猪种的优良特征特性发掘和评估不全面,局限于形态学、生理学上的描述和分析,缺乏对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尚未制定种质鉴定和评价技术规范,品种登记和性能测定工作尚未有效开展。品种标准制定严重滞后,在已认定的72个地方品种中,只有香猪、荣昌猪、金华猪、宁乡猪、太湖猪等5个地方品种有国家行业标准。发掘和评估工作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些品种的优良特性尚未被认识就已消失了。 猪种资源的减少不利于我国乃至世界猪育种事业发展,将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十分紧迫。 几点建议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保种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地方猪种资源的调查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建立濒危预警机制。二是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利用常规技术,结合分子评价技术,加强对地方品种特征、特性的发掘和评估,做出客观全面评价。三是制定品种标准,完善保种技术方案,积极开展种质鉴定和品种登记。四要加强科技创新,在开展活体保种基础上,尽快完善并推广公猪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五要把保持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作为当前保种的首要任务。维持一定的公猪血统数是实践中保持品种内遗传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加强品种选育与开发利用,逐步建立以保护促开发、开发促保护的良性机制 保种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保种应坚持积极、开放、发展、利用的原则。对于具有独特性能的优良地方品种,要进一步选育,提高其生产性能,开发其独特的产品市场,实现资源的直接利用。如金华猪、乌金猪向优质火腿方向选育,五指山猪、香猪向实验动物模型方向选育。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以地方猪种或含有地方猪种血缘的品种(系)作为母本,引进品种作为父本进行商品猪生产。采用杂交选育与本品种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培育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专门化品系,鼓励有计划进行地方品种的杂交利用和参与配套系培育,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据此,建议设立“地方猪种质资源的发掘、保存和创新与开发利用”重大专项。重点支持内容:地方猪种资源的调查和动态监测;地方品种优良特征特性的发掘和评价;保种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地方猪种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开展本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利用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育种技术,培育特色专门化品系、猪配套系和新品种。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