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指数 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招贤纳士
客户留言
联系方式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一比多
您现在的位置:瑞安市立峰塑料薄膜袋厂(塑料包装袋)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型塑料薄膜袋诞生啦!
发布日期:2009-09-24

如何区分有毒塑料和无毒塑料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用塑料袋装年糕、米花……但必须了解市场上用的塑料袋有两种;有的是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密胺塑料为材料,这种化学原料制作薄膜时,往往要加添加剂,添加剂是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所以这种袋不能装食品;用作食品袋时的塑料薄膜其化学原料是聚乙烯,聚丙烯,无毒性。
        怎样鉴别有毒或无毒的塑料袋呢?
一、把塑料袋放在水底,由于比重不同,聚乙烯、聚丙烯浮在水面则为无毒,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则沉下水底是有毒;
二、从外观聚乙烯、聚丙烯比较柔软,基本透明,但聚乙烯乳白色、聚丙烯白色;而聚氯乙烯制塑料袋略带黄色,柔软性比聚乙烯、聚丙烯差,并略带增塑剂味道;
三、无毒原料聚丙烯、聚乙烯,手摸之有润滑感,表面像附有蜡质,遇火易燃,像腊烛油如用一样滴落,火焰黄色,有石蜡气味,这种可装食品;如用有毒原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密胺塑料制的塑料袋手触发粘,不易燃烧,离火即熄,火焰呈绿色,有呛鼻气味,不能用来装米,食物等。
现在,塑料袋代替了以前的菜蓝子,它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对食品进行包装的塑料袋,更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塑料袋一般是由两类塑料薄膜制成的:一类是聚乙烯、聚丙烯和密氨等原料制成的;另一类使用聚氯乙烯制成。前者无毒;后者有毒,不能包装食品。
  塑料袋有无毒性可用下列简便方法鉴别:

  用水检测法  把塑料袋放入水中,无毒塑料袋放入水中后,可浮出水面;而有毒塑料袋是不向上浮的。

  手触检测法  用手触摸塑料袋,有润滑感者无毒;否则有毒。

  抖动检测法  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拌一下,发出清脆声者无毒;反之则有毒。

  火烧检测法  可以把塑料袋剪去一条边,用火烧,有毒的不易燃烧;无毒的遇火容易燃烧。
水溶无毒塑料薄膜
水溶全降解无毒塑料薄膜及生产技术,是彻底消除“白色污染”的高新技术。它采用高分子材料、碳水化合物、改良剂等,经过特殊的技术和方法,制成水溶可控全降解塑料,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专利号为ZL9610568.78,并受到了国家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采用此专利技术和专用设备生产的塑料薄膜,除具备普通塑料和淀粉塑料的特点外,最主要的特点是用后可通过不同途径达到可控全降解的目的,普通塑料不可降解,淀粉塑料也只有淀粉部分才能够降解;一是用后回收,经洁净处理后可再次制膜,降低成本近一半;二是在土壤中可按使用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全部降解;三使用后可分别在冷、热水中快速溶解掉。有了这三条途径,用后的水溶塑膜可以说无处可逃,我们称之为“水葬白色污染”。另外,根据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消除白色污染”的支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口号中也可以看出,本技术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普通塑料产品被降解产品所代替也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可降解、无污染、无毒的新型环保“塑料”, 将为您带来千万元的利润!
怎样区别有毒与无毒塑料袋怎样鉴别有毒或无毒的塑料袋呢?一、把塑料袋放在水底,由于比重不同,聚乙烯、聚丙烯浮在水面则为无毒,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则沉下水底是有毒;二、从外观聚乙烯、聚丙烯比较柔软,基本透明,但聚乙烯乳白色、聚丙烯白色;而聚氯乙烯制塑料袋略带黄色,柔软性比聚乙烯、聚丙烯差,并略带增塑剂味道;三、无毒原料聚丙烯、聚乙烯,手摸之有润滑感,表面像附有腊质,遇火易燃,像腊烛油如用一样滴落,火焰黄色,有石腊气味,这种可装食品;如用有毒原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密胺塑料制的塑料袋手触发粘,不易燃烧,离火即熄,火焰呈绿色,有呛鼻气味,不能用来装米,食物等。

无毒塑料袋质量标准
无毒塑料袋质量标准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进厂的中间体包装用无毒塑料袋的检验。
【材质】高压聚乙烯。
【规格尺寸】用精度为1mm的卷尺测定无毒塑料袋的长度和宽度。
长度应为900±20mm,宽度应为700±20mm,厚度应为0.08±0.01mm。
【技术标准】外观 表面应清洁、透明,无划伤、针孔,不得有霉点、不平或歪斜破烂。
密封性 将塑料袋装一定量空气,用手拧紧塑料袋口,在塑料袋中部用力挤压,应不得漏气破裂。
微生物限度 细菌总数应≤1000个/100cm2,霉菌总数应≤100个/100cm2,大肠杆菌及活螨应不得检出。
【编号】B-024
【复检周期】次复检周期12个月,第二次复检周期12个月。

有毒塑料袋的成分及对环境的危害

主要危害:
“白色污染”主要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个负面
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城市中,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
观的破坏.例如散落在铁道两旁、江河湖泊中大量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挂在枝头上的超薄塑料袋,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不好的视觉刺激,人民对此反映强烈。
“潜在危机”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而难以降解带来的环境问题,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不易回收,因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说是无利可图,而且由于它的回收价格很低很难吸引广大市民进行“白色回收”工作。所以,导致不易回收的现象发生。
难以降解。回收回来的白色废弃物不易处理。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有焚烧和填埋,若将其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并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而至于填埋,则将其埋葬100年,则还是原状,无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 业减产,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若被动的 吞食,则会导致死亡。这样就破坏了生态平衡。
高温则分解出毒害物质,塑料制品本无毒害物质,但因为它的回收再利用的设备不够完善,工艺简陋,而且许多厂家无合法营业执照,导致再生产的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回答者:黑白_奶茶 - 举人 五级 11-11 18:02

潜在危机”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而难以降解带来的环境问题,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不易回收,因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说是无利可图,而且由于它的回收价格很低很难吸引广大市民进行“白色回收”工作。所以,导致不易回收的现象发生。
难以降解。回收回来的白色废弃物不易处理。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有焚烧和填埋,若将其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并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而至于填埋,则将其埋葬100年,则还是原状,无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 业减产,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若被动的 吞食,则会导致死亡。这样就破坏了生态平衡。
高温则分解出毒害物质,塑料制品本无毒害物质,但因为它的回收再利用的设备不够完善,工艺简陋,而且许多厂家无合法营业执照,导致再生产的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专家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中都含有大量的增塑剂,而增塑剂对人体有着潜在的巨大危害。

去年曾经引发超市保鲜膜安全危机的“增塑剂”(塑料袋及塑料制品中含有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学成分,加入这种化学成分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韧性,提高塑料制品的强度),如今再次闯入人们的生活。而这次问题则出现在百姓一日三餐使用的食用油塑料桶上。

不久前,广州食品安全信息网发布消息称,同济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食用油塑料桶的增塑剂对人体有害。“用塑料桶装食用油,食用油中会溶进对人体有害的增塑剂。”消息称,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厉曙光教授的课题组,曾经分别采集市场上不同品牌和不同出厂日期的塑料桶装大豆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以及市场上销售的散装豆油。测定后发现,几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装食用油中,都含有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据推断,食用油中检出的增塑剂,主要来源于塑料容器。这种增塑剂对人体生殖系统有毒害作用,对男性的毒害要更大一些。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增塑剂类化合物毒性低,具有良好的理化特征,且生产方便,价格低廉,因此几乎不加限制地生产和使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增塑剂使用大国,每年约生产30多万吨增塑剂。

厉教授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食用油中检出的增塑剂,主要来源于其塑料容器。在科研小组所采集的食用油样品中,发现有一种品牌的塑料桶装食用油样品增塑剂的含量,分别为2.98mg/L和24.16mg/L,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该品牌的塑料容器中增塑剂含量较高或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被增塑剂污染。

研究同时发现,样品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与贮存时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增塑剂向食用油中的迁移速率影响因素较多。除了贮存时间外,迁移速率与贮存温度以及塑料包装材料?增塑剂的含量有关:贮存温度越高,迁移速率越快;塑料中增塑剂的含量越高,所用的增塑剂与树脂的相容性越差,可能被溶出的增塑剂的百分比就越大。不同厂家出品的桶装食用油所使用的塑料包装材料中增塑剂的含量不同,贮存温度也随环境不同而变化,因此在没有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食用油中增塑剂的含量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家庭厨房排油烟机上积累的食用油残渣中,增塑剂的含量非常高,这说明人们在烹饪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增塑剂可能会随着油烟吸入肺中。

消息还说,科研人员发现,增塑剂的急性毒性很低,人体摄入后短时间内几乎没有急性中毒的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安全的,相反,其慢性毒性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国外的动物研究结果表明,增塑剂可导致动物存活率降低、体重减轻、肝肾功能下降、血中红细胞减少,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专家介绍,含有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的PVC制品在与人类医疗、生活相关的领域中应用也很广,而且很难用其他材料来全部取代。如乳胶手套、血浆袋,一部分输血、输液、呼吸用具,以及儿童玩具、人造革(用作服装、鞋料、手提包、沙发面料等)中,PVC制品占有很大比例。一些发达国家已对这些产品中使用的增塑剂和其他助剂有了严格的规定或相应的建议,而我国的医用手套、血浆袋的主增塑剂仍为DOP。

更让人担心的是,目前增塑剂污染几乎无处不在,这种化工行业最常用的原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从塑料制品中溢出,进入空气、土壤、水源乃至食物。“其使用范围之广,污染面积之大,影响人数之多,比农药、DDT等有过之而无不及。”厉曙光教授指出,目前还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趋势,如果国家有关部门再不给予有效地预防和强有力地控制,我们将为这一现象承担严重的后果.


随着增塑剂的发展和使用范围的增大,人们对其安全性日益重视。各国政府已开始意识到增塑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如丹麦禁止在幼儿玩具和保育用品的塑料中使用酞酸酯类增塑剂。因为幼儿大多喜欢将玩具放入口中,这样增塑剂会危害儿童健康;瑞士也禁止在儿童玩具中使用DOP。

虽然各国限制增塑剂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基本遵循两个原则:其一,限制塑料中增塑剂的使用量;其二,限制向食品中迁移的允许量。采用原则的国家有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将上述两原则结合使用。

据介绍,我国也制定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的使用卫生标准(GB9685—94),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均作了规定,其中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DOP的允许使用量分别是35%和50%,但尚未制定食品中的允许含量。

为此,有专家建议,我国食品行业应大力提倡减少塑料包装容器的使用,尤其应避免塑料制品同各种食品的直接接触,防止增塑剂对食品的污染。与此同时,应该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大投入,开展增塑剂毒性方面的研究,以及同人体健康进行相关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从细胞、分子、基因等水平分析和了解增塑剂的毒性,在高分子领域开发和研制更优质、更安全的替代产品,并研究相关的干预防治措施。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瑞安市立峰塑料薄膜袋厂(塑料包装袋)    地址:瑞安市大典下东新路27号   邮政编码:325200
联系人:余先生   电话:0577-65509518   手机:13353303222   传真:0577-65509518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