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核桃苗 嫁接核桃苗 实生核桃苗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嫩梢。叶片染病 现灰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部生出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于。发病重的叶片枯焦,提早落叶。嫩梢染病 病斑黑褐色,长椭圆形略凹陷。苗木染病常形成枯梢。
病原:Marssonina juglandis(Lib.)Magn.称胡桃盘二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盘生在角质层下,后外露,直径106~213(μm),分生孢子梗排列在盘内,大小3~4×2~2.5(μm),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双胞,大小18~28×4~6(μm),上部尖,弯如钩状,内有油球。有性态为Gnomonia leptostyla 称核桃日规壳,属子囊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叶或病梢上越冬,翌年6月,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片侵入,发病后病部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7~9月进入发病盛期,雨水多、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的流行。
防治方法:(1)秋后注意清除病叶枯梢,集中烧毁,可减少菌源。 (2)开花前后各喷1次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
12、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毛毡病 症状:又称山胡桃丛毛病、疥子、痂疤。主要为害核桃楸叶片。发病初期叶面散生或集生浅色小圆斑,大小1mm左右,后病斑逐渐扩展至4~13×3~10(mm),病斑颜色逐渐变深,多呈圆形至不规则形,痂疤状;叶背面对应处现浅黄褐色细毛丛,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河北、辽宁、吉林均有分布。 病原:Eriophyes tristriatus erineus Nal.称胡桃绒毛瘿螨,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瘿螨目。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胡桃绒毛瘿螨秋末潜入芽鳞内越冬,翌年温度适宜时潜出危害。通过潜伏在叶背面凹陷处之绒毛丛中隐蔽活动,在高温干燥条件下,繁殖较快,活动能力也较强。河北7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及时剪除有螨枝条和叶片,集中烧毁或深埋。 (2)药剂防治。芽萌动前,对发病较重的林木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及克螨特等杀螨剂。发病期,6月初至8月中下旬,每15天喷洒1次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或喷撒硫磺粉,共喷3~4次。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