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水平有限,对你说的这些税什么的专业名词不太懂,但总账会计告诉我,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少缴税,对我这个厂几乎没什么效果。”4月7日,张宝根这样对本报记者说。
张宝根的企业从事玻璃加工,是扬州市宝应县西安丰镇的支柱企业之一,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约500万。
镇上的玻璃加工企业有数十家,它们缴纳的税收构成了镇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当地,张宝根办的厂,容纳的就业人口在同行业中排名。
这样的企业,是江苏县域经济中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当地“一抓一大把”,其的特点是——成为了当下吸纳农村剩余劳力、促进城镇下岗再就业、鼓励城乡青年投资创业的主渠道之一。
在增值税改革实施1年后,扬州市国税系统有针对性的一项调研显示,对张宝根这样的企业来说,从政策中得到的“好处”不仅可以忽略不计;相反,其税负成本却在相对提高。
事实上,这也是苏中部分地区甚至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面临的困境——增值税转型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低税负变成了高税负行业。
当地主政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从促进就业、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希望能在税制上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缓冲。
税负相对增加
作为宝应县的特色产业之一,现有水晶玻璃生产、加工企业162家,其中,规模企业25家,一般纳税人企业75家,小规模纳税人以下企业87家。
从当地国税部门的调研看,被调查的20家玻璃加工企业(全部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中,2009年累计实现销售0.86亿元,户均销售430万元。累计固定资产投入1.02亿元,户均510万元。纳入消费型增值税可以抵扣的固定资产仅有0.34亿元,平均仅170万元/户。
2009年,张宝根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41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18%。其中,机器、设备等增值税应税固定资产144万元,按平均使用年限10年计算,机器设备年均折旧14.4万元,占总成本的3.5%。
增值税转型前,张宝根的企业实际税负率为9.86%,转型后为9.37%,也就是说,“税制改革后企业年均实际税负仅下降了0.49%,按年销售500万元计算,每年节约增值税支出仅2.45万元。”
而当地另一家与规模相当、利润水平相近企业,主要从事机械制造(资本密集型),增值税转型改革前、后其实际税负率为10.17%、8.49%。“年均实际税负下降了1.68%,每年可节约增值税支出8.4万元(按年销售500万元计算)。”
对比发现,转型前张宝根企业增值税税负与上述机械制造企业相比低0.31%,而转型后增值税税负却要高出0.88%。
“两者销售额、利润率完全相同,但由于成本构成不同,增值税转型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低税负行业变成了相对的高税负行业。”参与调研的宝应县国税局会计师郭汉霆表示。
虽然增值税是价外税,属“中性”,但税负差异对引导资金投向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扬州市国税局的调研,像张宝根这类的企业,其投资积极性已明显降低。
郭汉霆介绍,在被调查的20户玻璃加工企业中,主要以生产水晶、玻璃工艺品为主,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较短,对生产工人的知识、技术要求不高。这类企业吸纳劳动力多,职工薪酬支出比重大,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达到35%左右。
根据宝应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调查,金融危机下,当地玻璃加工企业便成了返乡务工者再次就业的主要领域。
转型困惑
税负偏高导致投资者积极性下降、政策执行没有充分的缓冲带,成为了增值税转型改革带给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两大主要困惑。
当地主政者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担负着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贡献率在诸行业中遥遥。近几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的社会贡献率持续提高,而利润率水平却逐步下滑。
“改革的方向是对的,成效也不错。”宝应县一位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但至少3-5年内,就县域本身发展的现状而言,“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是解决就业人口、推动经济成长的主力军。”
从江苏去年应对金融危机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较小。2009年,江苏省出口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塑料制品、箱包、玩具、体育用品、家具、床垫寝具和灯具等10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351.4亿美元,下降8.8%,远低于主力出口产品机电设备(下降13.9%)和高新技术产品(与前者有交叉,下降10.7%)。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下,强调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然而,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灏瀚向本报表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根源仍然是劳动力占多的产业。
“中国人口多,劳动密集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共存期要比其他地区时间更长”,张认为,“产业转型升级,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去劳动密集型企业’,首要工作应该是防止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其次是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扬州国税系统人士建议,借鉴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形式,对非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按吸引就业人数给予一定限额的增值税返还,以此“拉平”增值税转型对其与其他企业的税负“差异”,让社会贡献率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感受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