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汉口台北商场门前,一辆522公交车一到站,乘客纷纷从车站背后的商店内和马路对面树下涌向公交车。一位正在候车的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路两边都是大树,等车、步行都不必头顶烈日,可惜不少树后来被砍掉了。
炎炎夏日,不少市民有与这位老者相同的期望:如果三镇的道路都能绿树成荫,一定会凉爽不少。
气象部门的观测证实:武汉最热的时候,道路两侧树阴下的温度一般是37℃,而无树阴的道路温度则可高达45℃。 省气象局专家彭春华介绍,城市气温与房屋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物、汽车尾气、空调、人口密度等有密切关系。而给城市降温的方案,是大量植树和增加绿化带。与武汉气候条件相似的南京市,比较重视对原有大树的保护和大量植树,近几年平均气温明显呈下降趋势。
在武汉,大专院校、公园、绿地、湖边、林阴道的气温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和路段。武钢从1998年至2000年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兴建绿化工程,从现在的卫星遥感图片与1988年图片对比看,原有的热岛区域由片状分散为局部和点状,面积大大减少。
近几年来,我市的绿化率在不断上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32平方米。对比5年前,全市新增绿地1000余公顷,绿地率由26.03%提高到30.13%,绿化覆盖率由31.15%提高到34.92%。
不过,有一件事让园林部门苦恼:修路和护树经常发生矛盾,而且往往是“大树”作出牺牲。解放大道、友谊路等路段施工时,就有不少市民打电话对大树被砍表示惋惜。园林专家也呼吁:“保护好现有大树。”
记者了解到,我市目前有一批林阴道,如汉口的解放公园路、武昌的民主路等,但大多数路段上的树木还难以形成大片绿阴。
市园林局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重新“启用”法桐树给道路造阴。法桐树是世界公认的“行道树”,曾因掉毛和落果一度被我市列为淘汰树种。实际上,法桐树特别适合在武汉地区生长,5年左右即可成阴,生长快、寿命长,冠大阴浓,冬季的落叶期又可以保证行人享受到暖阳。至于掉毛落果,冬春季节适当剪枝即可大量减少。
去年以来,园林部门在中心城区共植树150万株,其中大苗10多万株。今年,他们启动“林阴大道”计划,武昌的友谊大道成为首条实施道路,目前两侧已种植1000多棵直径10公分的法桐树苗,预计5年之后的夏日,人们走在这条路上可以享受到浓浓绿阴。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