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再塑中国形象
2010年02月28日 16:42:25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新华网上海2月28日电 题:上海世博会再塑中国形象
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赵颖
“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人从没到过中国,我真希望他们来这里看看。”来自英国纽卡斯尔的丽贝卡对两个多月后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充满期待。
丽贝卡说,继“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后,上海世博会将让预计7000万人次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在体验世博园的同时,再次感受中国的别样风采。
20岁的她去年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地的年轻人一起在上海参加了《冲刺,上海!》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向境外游客和常住上海的外籍人士介绍真实而富有趣味的上
海。
“中国在赢得世博会主办权之日起,就已开启了‘塑造’中国形象的旅程。”自2001年起参与申博工作的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回忆道,中国走过的“世博之路
”,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激情、远见和决心。
身为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的周汉民正在为即将召开的两会准备世博主题发言稿。他说,中国申博成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胜利,世博会的举办过程,同样是国力的
体现。
“如果要问上海世博会‘的展馆’在哪里,那就是整个上海、整个中国;如果要问‘这座展馆’里的‘镇馆之宝’是什么,那就是自信、从容、谦恭的中国人民。”他说
。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最近将上海推选为2010年全球应当游览的31个地方之一。该网站说,上海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脚步,世博会期间,黄浦江畔200多个国家和国际
组织的场馆林立。法新社称,目前上海正加快工作进度,全力打造“世博梦幻之地”。
源于西方的综合性世博会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必将被置于放大镜下再度细观。
事实上,当中国把世博会“带回家”,也带回了“一面镜子”。“‘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多元文化、高新科技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尽收眼底。”全国
人大代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说。
此外,国家金融危机后,世界对中国经济在“世博年”的表现颇有期待。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去年5月刊发的一篇文章指出,世博会将是一次“经济奥运会”。
世博园区也将成为观察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窗口”。美国通用汽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在世博园区合作建设的企业馆项目正加快进度。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甘
文维说:“我们期待‘世博年’的中国机遇。”
对于上海的普通民众来说,世博会让他们不必出国就能体验异域风情。而近2000万上海民众原汁原味的真实生活状态,也会成为世博会期间吸引外国游客和国际舆论的另
一个话题。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些外国人曾热衷于探寻胡同里依然光着膀子下棋的老者。如今,境外观察家也未苛责上海民众“穿睡衣上街”的另类习俗,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甚至
刊文认为,这反而能使人们看到“多样化”的中国城市生活,而不是“千城一面”。
“我认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都是一个好机会,中国与世界可以实现跨文化交流。”中国家喻户晓的“洋笑星”大山——加拿大人马克·罗斯韦尔,如今已是上海世博
会加拿大展区总代表。大山希望,在世博会期间,把家搬到中西合璧的上海社区,在梧桐掩映的街道漫步。
“我想,在世博会上,能寻找到一种平和、包容的文化态度。”正在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准备候选影片方案的上影集团年轻导演郑大圣说。
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已有数十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预订”了“世博之旅”,中国人正准备迎接这规模空前的“对话”。种种迹象表明,通过世博会,中国希望
向世界展现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和气度。
一路见证中国办博历程的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我想对全世界人民说,抓住这次机会,感受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