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电子元器件分销业的朋友一直享受着高于其他行业的增速,某些消费电子甚至呈爆炸式极速成长,几乎从不用担心衰退的问题。然而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分销商们的业绩和信心都遭受巨大冲击,不过,总有一些分销商紧紧把握住国家政策的变化与市场与技术热点,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和资源,通过对特定领域的专注以及技术支持等服务,他们将在低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泰科源和中电华星这两家公司虽然代理产品线、面向的客户市场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两家公司都是年初冷环境下对市场前景保持乐观态度的为数不多的分销商,从经营角度来说,他们对外都清醒地意识到市场机会所在,对内也冷静地调整组织结构,目标是提升企业资源运作效率。中电华星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授权分销商,始终专注于电源领域市场;而泰科源是三星在中国本土持续多年来一家授权代理商,存储器产品是其核心业务产品,泰科源因此在存储器供应体系中地位十分突出。
国家政策和市场热点成为冬日暖阳
出口增速的放缓,以及电子产品作为可选消费品,直接拉低了电子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进而影响到分销行业。不过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出资4万亿元人民币提出扩大内需的举措,中国国内一些新兴市场已成为中国电子制造业新一轮发展的“蓝海”和增长点。

张志浩:国家政策的变化与市场的销售形成强有力的联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电华星总经理张志浩兴奋地说:“2009年我们的感受就是国家政策与企业市场销售形成非常紧密的关联,联动性十分强,这一点感受非常深刻。”对于中电华星一直耕耘的工业、通讯设备、军工领域来说,往年的增长率保持平稳,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但今年由于国家为拉动经济增长而计划实现未来5到10年投资项目压缩到未来2~3年完成的目标,就使得中电华星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指出:“通讯(主要是3G基础建设)、电力电网、机车是拉动今年增长的三驾马车。”据张志浩透露,从去年第四季度起客户提出的需求都是三、四倍的往上番,预测与需求出现了很大偏差。依托这三驾马车,中电华星预计2009年销售额将比上年增长35%,而这一数字似乎有所保留。
“制约增长的并不是市场因素,而是资源问题,比如人员、财务上的调配等等,成为企业运营的挑战。”他坦言。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电子产品市场还有很多其它可开辟的空间。从家电下乡到电脑下乡再到汽车下乡,中央财政补贴的力度、产品范围、产品品质不断加大。有数据显示,未来4年内,农村居民购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及手机等,政府提供13%的补贴预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人民币。
泰科源对此也信心十足,公司副总刘亚东指出,泰科源2008年在PC、HHP、STB和LCDTV领域比上年都有一定的增长,这些市场还将在政府家电下乡等的政策支持下保持一定的增长,同时泰科源对LED产品应用也在不断的投入,视为新的增长动力。他说:“另外我们还一直在增加产品授权,通过在现有目标市场的产品应用中增加新代理线,能够提升服务客户端的价值和市场影响力,亦或者在新的市场增长领域如汽车电子、医疗、环保应用等领域新增产品线以扩大市场覆盖能力。预计去年得到授权的INNOFIFIE和SEMCO产品线将在今年的移动电视、智能手机等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2009年泰科源在中国市场看重的仍是PC、手机、LCDTV和STB行业,经营策略是一手继续扩大主营业务如SAMSUNG半导体存储器的市场份额,一手对新产品线和朝阳行业的市场推广加大投入和培育,提供如AMS的LIGHTING产品在手机上的应用、手机/PMP/PC+CMMB功能、电容式触摸、WiFi等参考设计。
通过内部调整提高效益,通过专业服务缔造价值
刘亚东表示,过去一年,泰科源为了强化客户服务、提高运营效率,在组织结构上做了较大的调整,成立了运营中心部门。把原物流、商务和采购部门进行整合,对客户的定单从入到出及商务等流程进行优化,不但提高了运作效率,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他认为,作为分销型的企业,后台的物流管理和服务对于不同层次的客户吸引力也不同,如大型客户对于VMI的服务有较强需求,而对于中小型制造商,快速的物流响应能力是的。因此,泰科源在制定客户服务标准、运输、库存管理及支持性物流活动各方面本着高准确率、快速响应、信息互动公开化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建设后台系统,这也是泰科源成立运营中心的初衷。
中电华星也在今年改革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市场领域的不同方向重新划分了三个业务部门:通讯、军工、工业(含机车、电力、医疗),年初还通过了ISO9001认证,进一步保障和改进质量管理流程。
在金融危机中,只有不断创新体现价值的分销商才能获得上下游的青睐取得共赢。刘亚东指出,不论是国际、台系、香港、本地或是独立分销商,对于服务客户的模式和竞争优势上都在找寻不同的策略和战术,但总体上还都是对应不同的客户层次和服务的需要,从资金、物流方式、技术服务等层面寻找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比如通过并购增加代理产品线,增加客户群和不同的行业市场,以平衡利润率和客户端影响力;有的企业是从单一行业精、专、深层面垄断客户;还有的是从技术服务和操作灵活性上找差异化。
中电华星正是采取“专”的策略,软硬件两手创造价值。硬件上建立自有实验室,环境测试设备、电信规格检测设备一应俱全,能够出具权威数据报告;软件方面则通过专业团队帮助用户提供选的方案,从设计源头上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