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春晚,刘谦表演的魔术《幻镜》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亲眼“见证奇迹”后不少网友纷纷“揭秘”,甚至有人把自己绘制的破解图或模仿视频上传到网上,引起热议。
其实,近些年魔术已渐渐成为人们休闲的新方式,亲朋聚会时,显露一两手,赢来他人惊讶及崇拜的目光的同时,也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
近景魔术受追捧
近景魔术近些年广受追捧,“以前魔术总是远距离的表演,和观众缺少互动,自从刘谦上央视春晚后将魔术生活化了。”国际魔术协会会员、天津杂技家协会理事、职业魔术师郭玉文这样告诉笔者。原本从事中国古彩戏法出身的他称现在学传统戏法的人已经很少了,“其实中国是世界魔术的三大发源地之一,西方的魔术能看见道具,而中国古彩戏法则是把道具都藏在大褂里,一会儿变出个火盆、一会儿变出个瓷器,难度很高,不能速成。而现在某些魔术,特别是近景魔术之所以容易普及,被大众接受,是因为它简单易学,即使没有其他艺术基础的人也可以学,掌握后几乎每个人都能玩几手。”对于刘谦的魔术郭玉文说:“他所选择的道具和生活特别贴近,让观众觉得亲切,特别是今年在央视春晚上表演的节目,咖啡、糕点、桌子、镜子这几样道具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让人们觉得真实性更强。”
据郭玉文介绍,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去魔术商店购买一些热门的小道具,操作简单、立竿见影,如火把玫瑰、海绵心等近景玩具类道具都十分受青睐。
刘谦新魔术 再掀“揭秘热”
谈到网上流传的各种魔术揭秘视频时,郭玉文说:“魔术师和观众的关系是对立的,魔术师不想让人识破,而观众想通过揭秘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其实在魔术圈大家都在呼吁不要揭秘,应该互相维护,揭秘没有什么意义,而且网上的揭秘也并不是十分准确。刘谦做得很好的一点是他为了保护专业,尽量选不影响专业内部的节目,即便被揭秘了也不会影响魔术圈的表演,保护了魔术的生命力,而且他自己制作的道具,在市场上几乎买不到,所谓揭秘也只能是简单地说说而已。”
郭玉文分析,揭秘的人大多是一些魔术爱好者,而专业魔术师是要遵守“萨斯顿三原则”的,即演出之前不能透露接下来的表演内容;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相同的观众表演相同的魔术两次以上;魔术表演之后不向观众透露魔术的秘密。它就像行规一样,任何魔术师都不能违反。“今年刘谦的节目依然是春晚的亮点,他选的是最基础的表演方法,没有从难度出发,而是注重表演性和观赏性,并且放慢了表演的节奏,让大家能够看清楚,满足了大众的需求。节目的整体构思是穿越,用的是中国最经典的道具,镜子、桌子都带有中国特色,有普及文化的意义,同时运用物理的光学原理,让大家看后觉得魔术是有科学性的,他把常规的穿镜子表演进行了变化,更新了传统节目,有新意也更好看。”
魔术帮你成为“人气王”
人们学习魔术的初衷各有不同,有些人是想成为职业魔术师,还有的人是将魔术培养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想通过学魔术来提升个人魅力,还有一些男孩因为学魔术表演而赢得了女孩子的芳心。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仁爱miss魔术社”副社长张翰林是一位多年的魔术“粉儿”,在学校他所在的社团经常举办魔术讲座和交流会,“有一次我们社团的纳新会上,来了几位学妹,我正好在台上表演,索性就让道具蜘蛛在她们的肩膀上出现,引得全场惊叫连连,当然蜘蛛是假的!”那次表演之后,有两位女生报名加入了魔术社。过年时在同学会上,大家让他露两手,他也早有准备,随身就带着扑克牌和道具,边说边变,“各位同学,把你们的眼睛睁大,来,若琳,你抽一张牌,可以给大伙儿看,但是别让我看到,再把它放回去。”然后他把牌洗了几次,抽出一张用手指弹了一下,亮给大家看,并且念出了牌的花色“红桃A!”“哇,太奇妙了,你怎么知道是这张牌啊?”大家都围着他问东问西,“我是个‘专业’魔术师,咱们关系再铁也不能泄密,嘿嘿!”以前张翰林在班上是个话不多的男孩,这次却成了聚会上的焦点,大家都纷纷找他要联络方式。因为练习魔术,他也变得爱观察和爱思考了。
杨小磊是个活泼开朗的90后,一席干练入时的着装配上一副夸张的大框眼镜,着实有魔术师的范儿,在平时和朋友的聚会中,他总是焦点人物,别看他年纪轻轻,其实早已得过大奖,“16岁的时候,我和朋友去滨江道的麦购商场闲逛,在一个魔术摊位看人家用魔术道具表演,当时就被吸引了,觉得这太有意思了,于是买了道具回家练。”后来他跟随郭玉文老师学习魔术表演,“学了一年后有个机会能到美国交流半年,其间参加了第八十二届IBM世界魔术大赛,那会儿我十七岁,被分在青少年组,表演的《彩虹》获得了金奖,国内以前一直没有人获得过这样的奖项,也算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吧!”杨小磊开心地说。自从学了魔术,父母和身边的朋友都感到杨小磊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是个特贪玩的人,而魔术要想练好必须要耐得住性子,如果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为此我每天都严格规定自己上午、下午各练习两到三个小时的基本功。渐渐地,做其他事情也变得踏实、专心了,周围人都觉得我比同龄人显得更成熟一些。”
学魔术 益智健体
魔术既是一项奇妙的技艺,也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休闲方式。同时魔术也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肢体表演及语言艺术,它就像是一种配乐诗朗诵。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学习魔术几个月后,在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变得更会与人沟通、更有自信,而且能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对科学的兴趣。
今年上初二的王晓杰是个有些孤僻自闭的男孩,总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为此父母没少着急。“一次我和他爸带他逛古文化街,他看人家变魔术看得十分入神,我就想干脆给他报个魔术学习班,总比沉溺于网络游戏好得多!”晓杰妈妈说。没想到,在学习魔术一段时间后,晓杰变得开朗了许多,在家庭聚会和班里联欢活动中,他经常自告奋勇地给大家表演魔术,还会毫不吝啬地教那些想学一两手的同学。以前只和虚拟世界打交道的他如今更爱展现自己,令父母感到高兴的是,他还把魔术和书本中学到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相联系,对学习文化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郭玉文介绍,我国目前有两个比较火的魔术网站,深受魔术爱好者喜爱,一个是南方的“魔术吧”,另一个是北方的“高校魔术联盟”,魔术爱好者们在网上搜寻各种魔术视频、逛论坛、交流魔术技巧,使自己有了良好的兴趣方向。学魔术能帮人们很好地树立自信,而且变魔术时要靠双手、双脑、双眼同时运动,很好地开发了智力,是一种全方位的立体运动,会魔术的人一般都比较聪明且反应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