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孙中界好心顺路搭载一名年轻人到1.5公里外的目的地。谁知就是这不到5分钟的善意之举,却掉进“钓鱼执法”的陷阱之中,被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认定为“非法营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年仅18岁的孙中界愤而举刀自杀,所幸同事及时制止,才没有酿成惨剧。
孙中界的遭遇,惊动了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政府强调,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依法维护正常的交通营运秩序,依法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采用非正常执法取证手段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查处,并已明确要求浦东新区政府迅速查明事实,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公布于众。
其实,上海市政府发此严令,不仅仅为了孙中界,而是因为近年来众多的“钓鱼执法”的事件,已经引起太多公愤民怨。
“本车拒绝一切搭载求助。临盆产妇、车祸、中风、触电、溺水,都不关我事。尤其是胃疼的!”这是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流行的“最牛私家车流行帖”,黑色幽默了“钓鱼执法”一把。帖中的“尤其是胃疼的”指的也是一起“钓鱼执法”事件,司机张军(化名) 开车去单位,好心让“胃痛”路人搭顺风车,不意遭遇整治黑车营运执法“倒钩”,被处“非法营运罚款”1万元。
据《广州日报》10月19日报道,郝劲松律师日前已正式起诉上海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倒钩”执法。郝劲松称,早在几年前,“钓鱼执法”这种模式在上海及全国各地就普遍存在,这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钓鱼执法”的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链条,庞大的处罚金额支撑起了一个畸形的执法平台,“以上海闵行区交通执法大队为例,两年时间处罚5000辆所谓的‘黑车’,罚款5000多万元,巨大的罚款金额让许多交通执法部门不择手段,陷害合法公民于非法的状态。” “钓鱼执法”已涉嫌有组织犯罪,而有些真正的黑车却在向交通执法部门定期交付保护费以后,公开运营。
据《新闻晚报》10月16日 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在闵行区,“钓钩”每“钓”到一位私家车司机,便可获得300元人民币,“钓头”则提取200元。宝山区给“钓钩”开出的价格也是200元,南汇区250元,奉贤区则是600元。一个成熟的“钓钩”,月收入少则两三千元,多则五六千元。而“钓头”每月能净赚1万至2万元,一年可达十几万元。
从手法上看“钓鱼执法”形同马路骗子的下三滥手段,从本质上看,以打击“黑车”名义进行的“钓鱼执法”已经逼近“黑恶势力”的犯罪模式,如同郝劲松律师说的那样“已涉嫌有组织犯罪”。这不仅有辱法律尊严、有损政府形象,而且是对社会公民道德体系也是一种摧残。
可见,众多的“钓鱼执法”的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执的是黑招,钓的是利益。
为了维护城市正常的公交车、出租车运营秩序,为了保障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必须对 “黑车”进行打击,但是必须是动机正确、手段合法。从已经曝光的“钓鱼执法”事件上看,“钓鱼执法”离维护乘客、出租车司机合法权益的要求相距遥远。好在上海市政府已经介入“钓鱼执法”事件,“钓鱼执法”的真相会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