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9年一季度化纤行业运行情况
(一)市场层面:1-2月化纤产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3月份部分品种价格上涨
涤纶长丝、涤纶短纤市场价格走势与PTA相关性较高,一季度呈振荡上扬走势。另一方面,下游需求也在缓慢恢复,特别是3月下旬,下游织机开机率一定程度上开始提升,下游购买力逐步增强,刚性需求为本次行情的上涨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图1-图2)
锦纶长丝价格维持低位平稳运行。春节前,企业大力消化库存,节后锦纶抽丝企业负荷快速恢复到较高水平,而下游需求平淡,虽然CPL价格上涨,但锦纶丝价难以提高,锦纶厂家处于微利或保本状态运行,部分有亏损。
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市场由于原料价格上涨自2月中旬有所回暖,粘胶长丝涨势明显,粘胶短纤3月份基本稳定。
腈纶价格1-2月份保持平稳,3月份受丙烯腈价格上涨的推动,也出现刚性上涨,另一方面,市场心态“买涨不买跌”,下游纱厂及贸易商有低价备货的动作。
(二)企业层面
1、开工率比去年四季度有所好转,但同比仍下降
2009年一季度,化纤大部分品种开工率比去年四季度有所好转,特别是节后企业开工率提升较快,化纤企业库存经过前几个月的消化已降至较低水平,又由于原油价格上涨,推动大部分合纤产品呈上涨趋势,下游企业也有低价备货动作,致使对化纤产品的需求出现小幅回升,但这种回升并不是需求真正回暖,化纤企业仍应理性控制负荷。
2、企业产销控制较好,库存保持稳定
1)化纤行业产销率表现良好
由于春节长假,企业开工率大幅降低,有些企业甚至到元宵节过后,才恢复正常生产,因此产销率表现良好。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化纤行业1-2月产销率达97.14%,同比提高3.72个百分点。人造纤维和腈纶行业产销率都超过100%。
2)化纤产品库存基本稳定
据抽样统计推算,1-2月化纤库存97万吨,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各品种表现不一,涤纶长丝库存大幅增加54.5%,其他品种库存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3、企业应收账款略有减少
1-2月,化纤行业应收帐款达193.9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比2008年1-11月减少31.79亿元。人纤和涤纶行业应收账款同比分别减少2.59%和6.37%,但腈纶行业大幅增加57.8%,应收帐款风险加大。
(三)行业层面
1、 化纤供应量略有增长
1)产量增长较慢,除涤纶外全部呈负增长。
1-2月化纤产量354.88万吨,同比增长3.84%,增速下降1.13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全年增速提高1.54个百分点。在全部化纤主要品种中,只有涤纶产量同比增长6.7%,其他品种全部出现负增长。
2)进口继续快速下降,但粘胶短纤进口大幅增长
化纤进口量继续延续了几年来的下降趋势,并且由于国内需求减少,降幅加大,1-2月仅进口9.76万吨,同比减少27.29%,比去年同期降幅又下降了6.55个百分点。
化纤主要进口来源地仍是台湾、韩国、日本,比重分别为39.57%、25.42%和7.75%。进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比重达50.26%,一般贸易占45.87%。
3)出口量十年来负增长
1-2月,化纤出口18.33万吨,同比减少38.16%,这是自1999年以来,化纤出口量呈负增长。欣慰的是,化纤产品仍净出口8.57万吨,其中涤纶长丝、涤纶短纤和粘胶长丝分别净出口7.54、1.65和0.76万吨。
4)供给总量略有增长,但下游纺织行业需求未见明显增加
1-2月化纤供给总量为354.88万吨,同比增长6.38%,增速提高5.92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出口量大幅下降,致使国内供给总量有所增加。
2、化纤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运行质量明显下降
1)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全行业呈整体亏损局面
1-2月,化纤行业利润总额为-1.2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1.1倍,净减少13.3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5.38亿元,同比增长90.81%;全行业亏损面达30.96%,同比提高2.59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人纤行业实现利润1.33亿元,是化纤全行业盈利的主要力量,但亏损企业亏损额却大幅增加2.2倍;涤纶行业仅实现利润0.65亿元,同比减少76.37%,亏损企业亏损额与同期持平;腈纶和锦纶行业全面亏损。
2)运行质量全面下降,各项运行指标全面转差
1-2月份,行业运行质量全面下降,工业总产值455.9亿元,同比下降23.5%;主营业务收入425.6亿元,下降22.2%。
行业运行质量四大类指标中,几乎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行业负债增加但偿债能力下降,资金周转减慢,盈利能力下降,发展速度放缓。
化纤行业每百元销售收入计三项费用全部提高,特别是管理费用大幅提高1.15元/百元,增幅达43.5%。
3、化纤行业投资额呈负增长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自去年下半年国内化纤行业也陷入困难局面,投资者在当前形势下对行业投资热情大幅降温。1-2月化纤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19.75亿元,同比减少7.74%。分行业看:腈纶行业多年困难,目前已无新投资项目;涤纶行业投资额减少34.96%;其他合纤行业减少33.86%;人纤行业也减少26.79%;投资额增加的是锦纶、维纶和浆粕行业,特别是浆粕行业大幅增加33倍。
二、影响行业运行的主要因素
1、化纤主要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企业经营风险明显加大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以说是大起大落,自年初开始快速上涨,7月上旬达近年高点,突破140美元/桶,之后一路狂跌,到年底一度跌破40美元/桶。2009年1-2月,原油价格振荡整理,3月国际原油站稳40美元关口之后一路振荡上涨,下旬一度突破50美元关口。尽管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并未完全显示出触底的迹象,但是随着之前各国的大力救市措施;OPEC加大减产执行力度;美元大幅反弹等一系列因素引导之下,3月国际原油市场走势可圈可点。
由于PX供应紧张,其价格自2008年11月起开始快速上涨,PTA也一路跟涨,2009年3月,在原油上涨的推动下进一步抬高价格。截至4月初,PTA价格达到7000元/吨,比年初上涨37%。(图4)
一季度,EG价格一直围绕4000元/吨上下振荡,并没有跟随原油上涨的走势,究其原因,供过于求的现状是制约行情的反弹的阻力,而价格本身已在成本线以下又是价格的一个重要支撑,这对矛盾的因素使得EG市场维持震荡局面。3月末,在其他大宗商品均大幅反弹的拉动下,以及下游聚酯产品产销稳定的支撑下,EG出现反弹迹象。(图5)
一季度,CPL价格呈小幅上扬态势,3月中旬因巴陵老线装置计划重启价位略有回调,但又因其未顺利重启,气氛加速上扬,价位一路上升。
AN价格1月份保持平稳,2月出现启动迹象,3月9日,上海赛科丙烯腈装置的计划外检停三周,让原本供需平衡的丙烯腈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偏紧空隙,使得丙烯腈市场滋生惶恐气氛,市场人士多对丙烯腈现货市场持看涨心态,持货贸易商也惜售拉高。
人纤原料价格:1月份保持稳定,节后粘胶短纤开工率快速提升,对原料需求强劲,而供应面偏紧,原料价格有所上涨。
1-2月,主要合纤原料共计进口234.85万吨,同比增加13.24%。PTA和EG进口量分别增加12.5%和23.67%,其他主要合纤原料进口量均减少。由于国际油价的大跌,合纤原料进口均价同比也大幅下降48.22%。(表10)
1-2月,主要人纤原料进口9.02万吨,同比减少26.31%,同时进口均价也下降20.12%。其中进口数量最多的仍是人纤木浆,进口量达8.69万吨,同比减少8.61%,占进口总量比例超过96%。(表11)
2、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增速减缓,对化纤产品的需求增长减弱
1-2月,纺织行业实际完成:
工业总产值4511亿元,仅增长2.63%,增速下降13.92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4248亿元,仅增长1.33%,增速下降16.11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125亿元,减少11%,增速下降24.49个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907亿元,减少8.45%,增速下降18.62个百分点。
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225亿美元,减少14.78%,增速下降34.85个百分点。
化纤纺织品、针织品共计出口70.59万吨,同比减少18.2%。其中化纤纺织品减少25.46%;化纤针织品减少3.75%。
化纤下游相关8大品种产量中只有棉混纺纱、绒线和蚕丝及交织机织物的增速有所提高,其他品种产量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化学纤维纱下降6.15个百分点,棉混纺布下降29.48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布下降11.45个百分点,帘子布下降43.99个百分点,毛机织物下降8.13个百分点。(E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