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沿街店铺到专业市场,再到今天的浙南鞋料集散中心……伴随鞋革制造业兴起,温州鞋料经销行业也得到蓬勃发展,经销“大戏”越唱越出名了。
这“大戏”的背后,温州鞋料商会忙着为经销商们“搭台”。1993年,在鞋料经销行业起步发展时,市鞋料商会登场亮相。会长倪长兴说,鞋料商会有自身的特殊性——商会会员绝大多数是经销商。因此,商会应该把帮助会员开辟市场、拓展经销场所作为服务重点,积极为会员搭好唱响经销“大戏”的舞台。
从无到有,从有到大
商会秘书长张维舜介绍,1993年之前,温州鞋料经营户主要集中在市区府前街做生意。不但经营规模比较小,而且和其他行业商店相互混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
后来,我市决定建立一个专业的鞋料经营市场,扶持鞋料经销行业发展。经过多方协商,选定市区河通桥医药、土特产和日用品公司等多家仓库,作为建立专业鞋料市场的新址。于是,在商会的协助下,我市个鞋料专业市场就在这里诞生了。整个市场拥有摊位660间,入住商户500多户。据估计,当时年经营额约达10亿元。
上世纪90年代是我市鞋革制造业高速发展的时期,鞋料市场也日益繁荣。几年之后,河通桥市场的局限性渐渐显现出来,开辟更大的交易市场成了经营户的共同心声。
1998年,商会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又在市区黄龙建立了我市第二个鞋料市场——黄龙鞋料市场A区。A区市场面积比河通桥市场大1万平方米,容纳经营户近600户。市场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此后,黄龙鞋料市场B区、C区相继于2002年和2004年建成。黄龙鞋料市场三个区的店面总数达到1000间,不仅限度满足了本市经营户的要求,而且还吸引了我市周边地区经营户向这里靠拢。10年间,这里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形成了浙南的鞋料集散中心。
主动服务,主动排忧
每当会员遇到困难,利益受到损害时,商会都会积极地站出来,为他们排忧解难。
鞋用化工产品属于易燃品,以往因为无证运输,常被公路稽查部门查扣,经营户不可避免要被罚款。罚金少则一两万元,多则十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远远超过被查货物的货值。为帮助经营户解决这个问题,商会积极协助化工市场管理部门自建车队、培训司机,组建持证运输公司。
市场大了,管理难度也增加。鞋料经营户店面货物被盗的事件偶有发生。对于遭遇盗窃的经营户,商会在安慰他们的同时,也积极地帮助他们弥补损失。商会下属4家会员单位被盗,损失金额达30多万元。事件发生后,商会出面向鞋料市场管理部门反映情况,市场管理部门核实后,给被盗经营户作了适当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