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制作中的智能发光装饰单元 (swissinfo.ch)
瑞士iart interactive公司的CEO:Valentin Spiess (swissinfo.ch)
瑞士国家馆的软设计有三个亮点:智能外墙、“与瑞士人对话”和瑞士风光立体全景展示,这些巧妙的设计全部来自于瓦伦廷(Valentin Spiess)和他的iart公司。
在瑞士莱茵河畔的巴塞尔,瓦伦廷主要就智能外墙接受了swissinfo.ch记者的采访。
“世博会的观众与博物馆或展览会的不一样,在20秒内,他们就会决定是走入瑞士馆,还是和它擦肩而过,”已经多次为世界展览会安排过媒体装置的瓦伦廷(Valentin Spiess)很有经验,他希望用瑞士馆的外墙紧紧“抓住”参观者。
因为瑞士是2010年世博会最早签订协议、最早递交方案的国家,所以瑞士馆的智能外墙设计很早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但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最近又有什么新的改变呢?
小小UFO
瑞士馆的外墙是半开放式的,以金属网构成,上面缀有10000个圆形、勾勒出瑞士地图的、红色智能发光装饰单元。每个单元都可单独吸收太阳能和热能,并将之转化为光能,然后通过发光二极管(LED)与周围环境发生闪光反应。
瓦伦廷的所有项目都很重视观众的互动,这个也不例外:当观众的照相机闪光灯闪亮时,装饰单元也会做出反应,即时回闪,好像在对观众眨眼睛;它周围的装饰单元也会感知到“邻居”的动静,形成多米诺效应,然后整个外墙就会闪成一串、或一面红色的光海。
瓦伦廷在和记者谈起外墙的核心-智能发光装饰单元时,总是说它的心脏、它的邻居,好像在介绍自己创造的一个“小人儿”,这个经过几十次改进、历经9个月才成型的智能型装饰确实凝聚了他和公司各学科专家的很多心血。
为了避免它在上海受到风雨的洗礼,iart公司正在设计给它造个“小房子”,红色的聚碳酸酯发光装饰片将被放置到透明的保护盒中,盒子的形状就像小小的UFO,而盒子表面已确定设计成瑞士馆场馆模型的式样。
之前发光装饰单元的材质是透明树脂,从大豆中提炼,便于降解,瓦伦廷解释道,这一设计已作出修改,因为中国吸取了中央电视台大火的教训,对进口材质的防火性限制非常严格。2010世博会上也将燃放大型礼花,因此所有场馆用材必须保证防火,所以他们调整后改用聚碳酸酯。
瓦伦廷说:“我们的环保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世博会结束后对这些发光装饰单元的利用上。它们的设计、制造造价大约为50-60瑞郎,展后将出售给中国观众,售价可能是30瑞郎左右,这样中国人的阳台上也会有来自瑞士的纪念。这种设计也很环保,太阳能晶片、双层电容器都是目前的,10年后拿出来还可以闪光”。
暗藏瑞士寓意
应记者要求,瓦伦廷要用5个形容词来描绘自己设计的瑞士馆外墙,他脱口而出的前两个词竟是:自主和个人化。“这是瑞士的特色,也是瑞士的哲学。每个装饰单元都是一个个体,它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能量、作出自己的反应,它是独立的、自主的;同时又是团结的,会根据‘邻居’的表现形成集体景观”。
这的确是瑞士人非常引以为豪的一点,瑞士26个州可以说是依据自己的情况各自为政,但如果“大敌当前”却能够马上团结起来;对个人来说也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意见,但只要形成了集体决议,就要遵从共同的意志。
瓦伦廷说类似表现瑞士精神的细节很多,希望将来可以出本书,让世博会的观众拿回家去慢慢体会。
智能外墙
其实这种半开放式的外墙设计也秉承了瑞士人一贯的设计思维,在瑞士无论是联邦大厦还是大学都是没有围墙的,这种理念在当初设计鸟巢时也曾由瑞士建筑设计师提出过。
“外墙也可以是智能的,像个生命体,对周围的环境作出反应;我们不是被孤立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一部分,为什么要被隔开呢?”很早以前就对“外墙”很感兴趣的瓦伦廷说:“开放式外墙还可以节约能源,如果外墙是全封闭的,那么便需要大量能源用于保持室内温度”。
“如果智能性外墙在建筑中得到合理运用,那么整幢建筑甚至可以不需要外来能源。实际上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科技可以利用。这也是我们制作智能外墙的目的”。
前景广阔
从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到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再到2010的上海,瓦伦廷和瑞士形象委员会已成功地合作过多次。尽管设计师换了几拨,但iart公司始终作为多媒体设计单位出现在世界各地展示瑞士的舞台上。瓦伦廷分析,实事求是和能够在较差条件下,比如资金很少,做出很好的工作,是瑞士形象委员会3次选择iart的原因。
“如今展示早已不再是用一块图板,多媒体已成为展示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表现很多能量、味觉等很难表达的东西,”作为多媒体装置设计专家,瓦伦廷手上的项目可不少,他目前还在为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cern)布展。
“我们新搬的家,这层楼还是空的,以后可能都要用上,”已拥有32名员工的他充满希望地说。
专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