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去年12月30日,本市的危险废物处理厂正式建成。然而直到昨日,4个月过去了,该处理厂仍未投入使用,处理厂党委书记宗印德表示,迟迟未投入使用,一方面是经营许可证还未拿到,另一方面是目前厂内“无料”可供处理。
建成四个月
处理厂仍待料投产
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垃圾处理议案督办专题组到北京市生态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行调研。作为本市已建成的一家集焚烧、安全填埋、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化危险废物综合处理中心,本市范围内工业生产及生活中所产生的废酸碱、废乳化液、感光废液、废铅酸蓄电池、废矿物油、废有机溶剂及污泥废渣等危险废弃物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置。
据了解,该中心每年可以处理相当于4.7万吨的危险废物,占北京市年产工业危险废物总量14万吨的1/3强。目前,本市正在运营的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有相关资质的公司,在危险废物处理方面能力相对较小,远远无法满足本市大量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虽然如此,但生态岛危险废物处理厂在建成4个月后仍面临无料可供处理的尴尬局面。据处理厂党委书记宗印德表示,目前北京市生产工业危险废物的厂家有6000多家。处理厂建成以来,他们仅和20多家生产企业达成了处理意向,无料处理是目前开工面临的问题。目前,处理厂将在本月8日进行试运行,所用300吨废料全部是从相关资质公司借来的,仅能满足9天左右的运行时间,至于之后如何继续保障运行,处理厂表示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代表建议应该
进行危险废物强制处理
市人大代表吴守伦表示,目前,多数企业不愿意把危险废物送到专业处理厂,主要是不愿承担处理费用。目前生态岛危险废物处理的费用是每吨2150元,在没有法规强制规定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选择了随意排放。吴守伦代表建议,市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强制性规范标准,诸如要求工厂企业向无害化处理厂定期输送危险废物等。同时,针对一些守法排放的企业,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
环保局正在研究
加强集中处理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环保部门的职责是监管本市产生工业危险品废物的单位,是否将这些废物送到有资质的处理企业,以及处理废物的企业是否将废物妥善处理。环保部门只能要求产生废物的单位都要送去处理,但这些单位选择送去哪家处理企业,这是它们的自由,政府部门不能干涉。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目前相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工业危险品废物的集中处理,帮扶生态岛。“从垃圾的集中环保处理来说,生态岛对于各种工业危险品废物都可以处理,不像以往是分散处理。而且它的环保工艺水平很高,后处理和排放水平都更好。”
同时,对于企业所提出的经营许可证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该企业尚处于试运行阶段,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必须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企业申请政府部门的验收,验收其生产过程以及环保排放是否达标,之后才能发放许可证。(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