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场地建设
1.泥鳅养殖苗种培育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① 池塘条件:苗种培育以土池、水池均可,面积以30~100平方米为宜,池深40~60厘米,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厘米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②清塘培水:鳅苗下池前10天,用100斤水兑生石灰10~15公斤进行消毒,消毒后施300~400kg/亩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水,池水加至30cm,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cm后,即可投放鳅苗。
③苗种放养: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天,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供成活率。
2.泥鳅养殖池塘养成鳅有哪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池塘建设:选择避风向阳、饮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250,池深0.7~1m,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以是土池。土池池壁需用砖、石块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需夯紧,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入20~30cm的肥泥。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②池塘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深保持30~50cm,并施入猪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用量为20~30kg/亩,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入鳅种,3~4cm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60尾,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3. 泥鳅养殖稻田养成鳅的稻田条件及改建方法?
凡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栏,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2~3、深60cm以上的坑,与坑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沟深均为30~40cm,坑和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