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的生物特征 武汉科创世纪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龙虾,又名大虾,龙头虾等 , 学名克氏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民间又俗称虾王,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属动物,也属爬行类。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体长一般在15 厘米至20 厘米之间,有的重能达 200克以上,酷似海中龙虾,又主产澳洲,故又称澳洲淡水龙虾。“农兴18号”雄虾体长约 15 厘米,体重 50至70 克;雌虾体长 10 厘米左右,体重 50 克上下,其出肉率 17% 左右,虾米蛋白质含量高达 50% 以上。淡水龙虾生命力极强,对水质要求不严,适于湖泊、池塘、湿地、江河、水渠、水田和沼泽地养殖,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中也能生存。能适应 40 ℃以上的高温和 零下15 ℃以下的低温,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能养殖和自然越冬。淡水龙虾繁殖力强,雌虾每年 3 月中旬至 10 月下旬均可产卵,每只雌虾产卵 400 粒左右。受精卵发育快,孵化率高。仔虾孵出后,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条件下,经 60至70 天饲养即可长成成虾。
● 龙虾的药用价值极高 , 从甲壳里提取的“甲壳素”被欧美学术界称之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生命要素之后的“第六大生命要素”,作为糖尿病、高血脂病服用的良方,是 21 世纪医疗保健品发展的方向。从甲壳素提取的氨基葡萄糖能促进人体内粘多糖的合成,提高关节润滑液的粘性,从而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和促进软骨组织的生长。根据这些功能研究人员又在氨基葡萄糖中加入消炎痛药剂,现已制成了医治关节类疾病的良药—复方氨基糖片,简称“复方氨糖片”。《本草纲目》中记载,虾、蟹壳具有破瘀消积的功能,用于治疗瘀血积滞、肋痛、腹痛、乳痛、冻疮等。用干栀子与干虾壳按 1:2 混碾成粉末,可以治疗神经痛、风湿病、小儿麻痹症、胃病和妇科病等 , 美国还利用龙虾壳造止血药。
● 淡水龙虾是一种珍贵的水产经济动物,因其个体大、肉质鲜美而被誉为是虾中,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又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营养和食疗价值很高的动物食品。龙虾的食疗价值表现在龙虾肉的蛋白质中,含有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因此,食用龙虾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等功能,对提高运动耐力也很有价值。另外,龙虾甲壳比其他虾壳更红。这是由于龙虾比其他虾类含有更多的铁、钙和胡萝卜素。小龙虾壳和肉一样对人体健康很有利,它对多种疾病具有疗效。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开发价值将得到更大的提高。正是因为有如此好的价值,淡水龙虾早已成为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家庭、饭店都常常以龙虾为主打菜、招牌菜或被精明的商家挖空心思做成各种美食。在西方国家,人们对淡水龙虾的美食消费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多数国家在每年8 月的头三周内举国上下都要欢庆龙虾节。权威资料显示,欧洲市场的年消费量在 100000 吨以上,整个欧美市场淡水龙虾的年需求量在 160000 — 200000 吨左右。中国是的龙虾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