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沱茶是中国茶苑里一株绚丽的奇葩,它植根于中华大地,始创于云南下关,从面世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早在1902年,下关"复春和"等制茶商号就开始在一种称之为"团茶"的基础上进行沱茶的研制,1917年成功定型,其造型独特,状如碗臼。由于滇人习惯把块状物体称为"坨",因此初始取名"沱茶"。当年下关茶厂生产的这种"沱茶"销往四川"叙府"(即今宜宾地区),用当地沱江水泡饮,其味甚佳。沱江水、下关茶,这一名茶佳水的完美结合,使"沱茶"声誉倍增,久而久之,"沱茶"也就逐渐演变成"沱茶"了。
云南沱茶创制于大理下关,故又名下关沱茶。沱茶产制历史悠久,系由团茶转化而来,有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而得名。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沱茶,经昆明运往四川省重庆、成都等地销售。如今,云南沱茶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均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畅销全国。
云南沱茶,是选用云南大叶种优质茶为原料,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紧压茶。由于选处理方法不同,在成茶的色泽、香型、汤色、滋味和效益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云南沱茶(内销),外形紧结端正,色泽乌润,白毫显露,汤色澄黄明亮,香气清正高洁,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匀,经久耐泡。
云南沱茶(外销,曾用名“普洱沱茶”),其外形呈碗臼状,紧结端正,色泽褐红,汤色红浓明亮,陈香馥郁,滋味醇厚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