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中药材批发紫荆皮
别名:肉红、内消、紫荆木皮、白林皮
功效:活血,通淋,解毒。
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痈肿,疥癣,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禁忌:孕妇忌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湿气流痰: 紫荆皮二两(酒炒),秦(当)归五钱,川牛膝三钱,川羌活二钱,木瓜三钱。上好酒五斤,重汤煎一炷香为度,露一夜,去火毒用。(《滇南本草》)
②治鹤膝风挛: 真紫荆皮。老酒煎,候温常服。 (《仁斋直指》)
③治妇人血气: 紫荆皮为末,醋糊丸,樱桃大。每酒化服一丸。 (《妇人良方补遗》)
④治产后诸淋: 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 温服。 (《妇人良方补遗》)
⑤治一切痈疽、发背、流注、诸肿毒冷热不明者: 川紫荆皮(炒)五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白英(生)一两,木蜡(又名望见消、阳春雪,随加减妙,即石菖蒲)。 为末,用葱汤调热敷。 (《仙传外科集验方》冲和仙膏,又名黄云膏、仙膏)
⑥内消初生痈肿): 白芷、紫荆皮。酒调。(《仙传外科集验方》一胜膏)⑦治痔疮肿痛: 紫荆皮五钱。新水食前煎服。 (《仁斋直指方》)
⑧治伤眼青肿: 紫荆皮。小便浸七日,晒研,用生地黄汁、姜汁调敷,不肿用葱汁。(《永类钤方》)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定 树皮呈筒状或槽状或不规则的块片,向内卷曲,外表灰棕色,粗糙,有皱纹,常显鳞甲状;内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纹理。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红棕色。对光照视,可见细小的亮点。气无,味涩。
来源: 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