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
苦甘,凉。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⑧《唐本草》:味甘苦,不辛。
【归经】
入肺经。
①王好古:肺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功能主治】
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
①《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②《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③《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砂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敷人畜恶疮。
⑤《本草别说》:能散心胸郁结之气。
⑥《本草会缠):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
⑦《本草正》:降胸中因热结脚及乳痈流痰结核。
⑧《本草述》:疗疡,可以托里护心,收敛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