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局隧道施工泥浆处理设备WL350-厂家
隧道施工泥浆处理设备WL350简称为卧螺离心机350,它是一种卧式螺旋卸料、连续操作的高效离心分离、沉降设备。卧螺离心机一般可分为卧式螺旋过滤离心机和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
中文名:卧螺式脱水机350
英文名:Horizontal screw centrifuge350
简称:卧螺离心机350
种类:过滤离心机和沉降离心机
应用:市政污水、印染、造纸、皮革、石化、制药、冶矿、隧道施工、管道穿越工程、建筑、化工、酿造、轻工、煤尘、电镀、食品加工等数十个行业。
隧道施工泥浆处理设备WL350工作原理
![离5.jpg](http://docs.ebdoor.com/Image/InfoContentImage/ProductDesc/2019/05/17/e2/e24065da-5751-477c-b1d7-6def0433d4e8.jpg)
WL350是利用在高转速的情况下产生离心力的原理分离悬浮液的设备。对固相颗粒当量直径=3um,重量浓度比:10%或体积浓度比=70%,液固比重差:0.05g/cm3的各种悬浮液均适合采用该类离心机进行液固分离或颗粒分级。在结构上分为并流、逆流、复合螺旋、双向挤压等形式,在用途上则有浓缩、脱水、分级、浓缩脱水一体等机型,因此可广泛适用于化工、隧道工程、管道工程、轻工、制药、食品、环保、矿山、油田、造纸、纺织印染、石墨等领域。
中铁局隧道施工泥浆处理设备WL350隧道工程应用
隧道施工泥浆怎么处理?这是一个隧道工程的棘手问题,不过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已经有很符合的设备处理。隧道工程泥浆怎么处理隊道泥浆处理设备。在钻孔时的泥浆会带着钻渣一起从井口的溢流槽流入沉渣池后,经过沉淀的泥浆再溢流入泥浆池,通过泥浆泵从钻杆的内腔再次送入钻头的工作部位,是循环使用的,成孔后的泥浆可以用于下一柱基成孔的再利用。
所有基施工完毕后的泥浆当然是抽出后废奔,当然现在环保也不允许直接废弃,必须经过打泥浆处理设备处理先!
隧道泥浆处理设备流程:旋挖钻机掘进后由排泥管排出的泥渣经过卧螺离心机进行净化处理,若处理后的泥水含砂率满足要求,则可以直接排入沉淀槽进行溢流沉淀,否则经加药系统处理设备进行进处理,然后再排入沉淀槽进行溢流沉淀。经过处理和加药处理筛选出来的碹士运送到指定的弃碴场堆放。泥浆溢流进入调整槽后,若泥浆量过剩则可以将泥浆排进弃浆池储存起来,泥浆暈超出弃浆池容量时泵送到附近的运输载体上运送到弃浆场;若泥浆量不能满足需求量时,则可以用抽浆机进行人工造浆进行补浆。
当调整槽的泥浆浓度满足要求时要以直接由送浆泵送到旋挖钻机;若泥浆浓度太浓就加消水进行稀释;若泥浆浓度太低,则制浆进行调节加大泥浆浓度后须送到旋挖钻机。根据打柱泥的流量,先用排混设备进行处理,再排入沉淀池进行溢流的工艺流程。打桩泥浆处理系统的处理查浆能力可视需求选购不同型号卧螺离心机,净化除砂率高,可达95%以上。
卧螺离心机打桩泥浆处理系统故障率低、安装、使用及维护方便,使用效果好,分离效率高,可适应于各种隧道施工、打桩(桩基)施工中在不同地层的施工过程。电机功结构先进、通用化程度高、运转可靠及拆装维修方便、可安装在货车上移动处理等优点。
![脱水系统工艺流程.jpg](http://docs.ebdoor.com/Image/InfoContentImage/ProductDesc/2019/05/17/c1/c16fa7cb-d10f-407d-beff-58c0e538a356.jpg)
隧道施工泥浆处理设备WL350设备性能优势:
1、 适应性好:在工艺上充分考虑了物料、工艺对离心机提出的各种特殊要求,对主要部件实施了专用性、可调性方面的优化设计。只要用户在购机前对其安装使用的场所、物料处理的理化特性、工艺要求等进行说明,我们将会给用户提供最适用的机型。
2、自动化程度高:离心机在工作时的进料、分离、卸料、等工序是在高速运转下连续自动进行的。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离心分离和离心冲洗过程的自动控制。
3、运行稳定性好:离心机使用的差速器为摆线轮差速器或行星轮差速器,具有扭矩大、调节范围广等特点。
4、艺性强:离心机采用双电机双变频能量反馈差转速系统控制,对差转速进行柔性无级调节,并根据物料的变化随时调节差转速。真正的节能产品。
5、操作环境好:离心机对物料的分离是在完全密闭条件下进行的,保证操作现场整洁无污染,并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卫生,实现文明生产。
6、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离心机设有扭矩保护,功率控制等多重保护,能有效地排除或减少突发故障对机器造成的损害。
7、造型美观:本机的机座采用优质碳钢焊接而成,表面均经特殊工艺处理,光滑平整。轻巧、大方、美观,给人以整体美感。
![下载.jpg](http://docs.ebdoor.com/Image/InfoContentImage/ProductDesc/2019/05/17/50/50145b69-3bbb-4d62-bd8e-3c89588746f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