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通宝,五代十国时期南唐钱币。南唐元宗李璟所铸。《十国春秋》'元宗又铸大唐通宝,与唐国通宝通用'。数年之后,盗铸蜂起、渐次轻小。钱文隶书对读,有光背及背上仰月纹者。以大、小区为二种。有文献载,大唐通宝亦铸于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59)。 钱文隶书,直读,铸工稍 粗,大小不一,光背。一般径约2.4厘米,重约3克。
公元937年,徐知诰废吴,自称唐室后裔,改姓名为李昪,建国号唐,史称南唐,都金陵(今南京)。其子李璟即位后,于显德六年铸国号钱隶书'大唐通宝'钱。其后铸'开元通宝。
五代十国时期,徐知诰复姓李氏,更名昪,改国号'大唐'(939年3月——943年2月),'大唐通宝'当铸于此时。此枚钱币外圆内方,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正面铸'大唐通宝'四字楷书,庄重大方,笔划起落得体。背面饰一佛像图案,神态庄重,盘膝而坐,雕工线条娴熟流畅,铸工精湛。唐代,佛教盛行,对当时的经济,日常生活都有很深的影响,而此枚钱币别致的铸造工艺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这种钱币是特殊历史背景环境下的产物,相当于现代的纪念币,铸造量十分少,流传到现在更是凤毛麟角。且包浆自然,品相完整,可为唐朝乃至后世难得一见的珍品。

中国的钱币体系中,自古以来,方孔圆钱的金属货币跨越了近三千年的历史,以国号而入钱的似凤毛麟角,委实并不多见。就一般而言,钱币谱录所载之高低,不仅仅传递之信息,而且从高低中亦反映出钱币的多寡及铸造时间的长短。由此推之,钱币存世量越多,则铸造时间必长,其则越低;存世量少,铸造时间短,其必高。所以从钱币高低之剖析中,即可判断出钱币铸造时间之长短。就钱币谱录所载南唐三枚稀有国号钱之而论,'大齐通宝'高于'大唐通宝','大唐通宝'又高于'唐国通宝'。
十国之中以南唐的领土广阔,物产丰富,人口也多,文明也昌盛,其制度对后世影响也大,为当时各国所望尘莫及。此枚大唐通宝属于五代十国的钱币,而十国的钱币则显得混乱而复杂。各个地方在短短50多年间先后发行20多种大小、轻重、材质各异的钱币。十国中重要的当属南唐,南唐地处江南,物阜民丰,在十国中经济文化为发达。先后铸行了'永通泉货'、'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另外比较重要的钱币还有闽国所铸'永隆通宝'铅、铁钱。'天德通宝、重宝'。南汉所铸的'乾亨通宝'与'乾亨重宝',制作不精,以铅钱较为常见;位于四川的前后蜀共铸币8种,其中前蜀所铸6种均为年号钱,分别为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康,钱文均称'元宝'。都是小平、旋读、隶楷体。后蜀铸钱2种,'广政通宝'与'大蜀通宝',钱文对读,隶楷体,传世绝少。
'大唐通宝'历年记录:
五代南唐'唐国通宝'大唐通宝'--:RMB474,550---日期:2015-06-05
古钱一组:'开元通宝、大唐通宝'--:RMB1,004,480---日期:2016-04-25
西夏'光定元宝'--价:RMB600,000---日期:2013-11-07
五代南唐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价:RMB850,000---日期:2016-08-15
五代十国'唐国通宝'--价:RMB520,000---日期:2014-11-14 
五代十国'大唐通宝'背'上--:RMB620,000---日期:2013-07-08
五代十国'大唐通宝'背'上--:RMB460,000---日期:2016-12-08
五代十国'至和元宝'--:RMB420,000---日期:2014-11-07
五代十国'开元通宝'--:RMB360,000---日期: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