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甘蔗生产成本为 140~150 元/t,而在巴西甘蔗生产成本为70~80 元/t,泰国约为 60~70 元/t,
我国的甘蔗生产成本比巴西、泰国等国家高出约一倍。
收获手段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国甘蔗糖业的发展。我国加入 WTO 后,国外蔗糖生产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将
对我国目前高成本的制糖业造成严重的威胁。
国外甘蔗收获剥叶机械的研究应用比国内要早很多,早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已完全实
现甘蔗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日本、巴西、菲律宾、南非等国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甘蔗收获
机械包括切段式、整秆式及分段式 3 种。
澳大利亚、巴西的甘蔗收获大都应用高效的大功率切段式联合收割机。我国甘蔗收获机的研制进展缓慢,从二
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就有许多科研院所研制甘蔗收获机械或引进国外联合收获机械进行仿制,开发的机型主要是
仿制国外的大型收获机械。

在国内,目前发展的大多是与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的侧挂式剥叶整秆收获机型,虽能一次完成打顶、切割、剥
叶、清净、集堆等工序,工作效率也较高,但机器庞大,结构复杂,且不能收获严重倒伏的甘蔗 。
甘蔗富含纤维,其形状细长多节且表皮粗厚坚韧,植株粗细不一且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这使的使用机械对甘
蔗进行削皮作业变得极为困难。国外对甘蔗去皮进行了很多研究,都因削皮效果不理想而没有应用在实际生活
当中。
当人们直接食用甘蔗时,基本上都是用削皮刀具人工削皮,利用去皮机械对甘蔗进行削皮作业还鲜有成果显著
的研究。在国内目前虽然已有一些种类的去皮、削皮机械,但对甘蔗进行去皮工作效果拙劣、效率低下,仍不
具实用价值,所以没有投入市场。
由于甘蔗食用主要是吸取其汁液,将甘蔗榨汁后销售能够很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甘蔗榨汁技术现在已经基
本成熟,科技人员通过对甘蔗榨汁的实验和研究,从一次辊压榨汁逐步发展为两次辊压榨汁。
现在这种双辊压甘蔗榨汁技术已取得显著成效,榨汁效果较好,可以说甘蔗榨汁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三、应用
前景综上所述,国内外在甘蔗削皮技术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甘蔗收获和纵
向式削皮方面,在轴向削皮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各种削皮技术削皮效果不明显。

另外,对甘蔗削皮与榨汁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还很缺乏,有很大的科研空间。利用甘蔗削皮榨汁机对甘蔗进行
深加工,会改善甘蔗的卫生和食用性,符合现代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 甘蔗加工后可销往集贸市场、超市、铁路
、旅游点等,扩大了传统甘蔗的销售范围,市场潜力巨大。
甘蔗在我国的销量很大,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甘蔗削皮榨汁一体机。农副产品深加工是中国十五期间重点扶
持行业,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绿色新鲜饮料需求的增加,该课题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的研究应用价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