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脚手架主要是以交叉支撑,连接棒,门架以及挂扣式的脚手板或者水平架等基本结构组成的,再设置水平的加固杆,扫地杆,托座和底座,以及剪刀撑等使用用连墙构件和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相互连接的之中规范标准的钢管脚手架。移动式钢管脚手架不但可以作为外脚手架使用,还可以当做内脚手架或者是满堂脚手架投入使用。
移动脚手架的门架跨距大小需要达到相关的规定,而且要和交叉支撑的规格相符合,门架的立杆距离墙面的距离不能大于150毫米,如果超过了150毫米,则需要使用内挑架板或者其他的离口安全防护设备。在门架的里外两边都需要设置交叉支撑和门架上面的锁销相互锁牢。当移动脚手架的高度超过20米的时候,需要在脚手架的外边每相隔4布设置一个水平的加固杆,而且要在合适的连墙件位置上进行设置。要连续的设置纵向水平的加固杆,而且要形成水平的闭合圈,在移动脚手架下面的门架上加设封口杆。在移动脚手架的操作层上面需要连续的铺满和门架相匹配的挂扣式脚手板,而且要把挡板扣紧,防止脚手板有松动和脱落的现象。当脚手板的高度大于45米的时候,沿着移动脚手架的敢赌,至少相隔两步设置一次水平架;当脚手架的高度大于45米的时候,需要每隔一部设置一次水平架,不管脚手架设置的高度是多少都需要在转角的位置,端点位置以及间断的位置上每步设置一次,在水平构架的设置层里面也需要进行连续的设置。
扣件式
1、优点
1)承载力较大。当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时,一般情况下,脚手架的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1.5tf~3.5tf,设计值)。
2)装拆方便,搭设灵活。由于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连接简便,因而可适应各种平面、立面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用脚手架。
3)比较经济,加工简单,一次投资费用较低;如果精心设计脚手架几何尺寸,注意提高钢管周转使用率,则材料用量也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扣件钢管架折合每平方米建筑用钢量约15公斤。
2、缺点
1)扣件(特别是它的螺杆)容易丢失;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2)节点处的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载能力;
3)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著。
3、适应性
1)构筑各种形式的脚手架、模板和其它支撑架;
2)组装井字架;
3)搭设坡道、工棚、看台及其它临时构筑物,
4)作其它种脚手架的辅助,加强杆件;
4、搭设要求
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中应注意地基平整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根据连墙杆设置情况及荷载大小,常用敞开式双排脚手架立杆横距一般为1.05~1.55m,砌筑脚手架步距一般为1.20~1.35m,装饰或砌筑、装饰两用的脚手架一般为1.80m,立杆纵距1.2~2.0m。其允许搭设高度为34~50m。当为单排设置时,立杆横距1.2~1.4 m,立杆纵距1.5~2.0m。允许搭设高度为24m。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如采用对接扣件方法,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如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脚手架主节点(即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立杆横距的0.4倍,且不应大于50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狭长型脚手板,如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宽型的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