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海选时间鉴宝地址电话
清中期《南窑笔记》作者不详,成书时间大约清雍正至乾隆时期)中写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关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填出者是也。'此段记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南窑笔记》是出现'斗彩'之说最早的一本著作,但分析得不够全面。与实物对照,记载中的'填彩'与'五彩'较准确。这里所说的五彩为纯釉上五彩。填彩为斗彩中的一种施彩方法。关于'凑其全体名曰斗彩'的说法与成化斗彩传世品的施彩方法不符,可能作者将青花五彩称为斗彩,因为这种'凑其全体'的画法实属青花五彩类。《南窑笔记》作者在当时也是将'斗彩'与'五彩'相为混淆,但能将明代彩瓷划分出斗彩、五彩、填彩三大类,实难能可贵,对后世彩瓷研究也具有积极影响。

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记:'圆明园来帖,太监刘希义交来成窑五彩瓷罐一件(无盖)。传旨,着做木样呈览。奉旨,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精细里改画……'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成化斗彩罐有盖者多数为雍正时后配,所以以上所记'成窑五彩'可能就是成化斗彩。
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记:'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宣窑青花有耳盖碗,五彩暗八仙铙碗,五彩的收小些,亦照样烧造……五彩洋花八宝大盘……五彩并莲茶碗……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
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初二日'太监胡世杰、张玉交成窑五彩菊罐一件、成窑五彩荷花罐一件。传旨,着交唐英各照样配盖一件,其罐与花囊不可持去。'
以上三例记事档中五彩器,结合传世品分析大都是斗彩瓷器,说明到清雍正、乾隆时期,斗彩与五彩仍未被区别,清宫亦将斗彩称作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