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海选时间报名地址
陆俨少早期的山水画如前所述,着意于笔墨的缜密变化。因其着意于笔墨的缜密变化,因而,画家施用笔墨之精神,以及其笔墨本身所表现的神情,总的说来是收敛的(因而是含蓄蕴藉的)而不是奔放的(因而确如他自己所言,尚未达到沉着痛快的境界)。他那时对于沉着而痛快,如前所述,是通过两番用笔以取对照达到的。以章法而言,局部山峦虽然外貌全民族变化较多,其实内在构造变化却并不大。尽管他同时在章法上也力求出新,但由于局部构造变化不大,总使他在营造整幅气势出奇方面,尚未达到左右逢源的境界。而以整幅笔墨面貌的变化而言,因其主要致力于斯,因而在整幅笔墨气息上确有诱人之处。我以为这是他笔墨面貌的丰采诱人。
??陆俨少颇负盛誉的云水画法和墨块、留白画法,前者他前后期都画过,但前期所画云水注重于局部笔墨韵味映衬之需,后期所画云水则纯从整体气质的需要出发。墨块和留白画法为其后期所创,在画中显然也是从整体气势出发考虑的。为了整体的气势和神韵,在笔墨面貌上必须简率突出,至于面貌上的修饰对他来说已是不屑顾及,也无所谓了。

陆俨少《万里山河图》整幅巨作高231厘米,长670厘米,约140余平方尺,采用了传统的小青绿画法,从画幅的整体来看,气势恢宏,雍容而华丽;鸟瞰之势,长空万里;气贯长虹,连绵不绝;笔墨细腻而沉着痛快、灵气横溢而清新。
陆俨少一生,虽然创作过数幅巨型画作,但总的数量还是不多,而这幅《万里山河图》正值其艺术创作的期,加之先生对此幅作品极度重视,可以说是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凝聚了他艺术上的精华。这幅画足以代表陆少俨的艺术水平,也足以与当代其他艺术大师如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等人的作品一起成为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作。
《万里山河图》画面在平远法中取鸟瞰之势,长空万里;又揉进深远法,将山、树、水、云等物象巧妙地置陈于画幅之中。画作给人以场面开阔、气势恢弘、雍容华贵之感。浅降小青绿的色调,让人感觉祖国山河葱郁、无限壮美。细看峰峦如聚、云涌山移,似有山风吹来;涟漪轻翻,若有水声溢出。技巧上用笔流畅而沉稳,用墨用色潇洒而清新。
此画创作于1978年,画家陆俨少先生绘画创作鼎盛时期,又逢画家久经磨难,再获'解放'的欣喜岁月,佳艺、佳情、佳时都倾注在这一巨幅的佳作之中。
《万里山河图》全面而又集中的展现了大师陆俨少先生树、石、云、水的独特造型和表现,以及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化而又纯熟的造型和笔墨技巧及其所蕴涵的意境、情趣、气韵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级大师的必定正果,是任何人都不能仿制抄袭和剽窃的,这是源于大师陆俨少先生善于继承融会前人的传统,同时又在创作中善于发现、创造、悟道所展现的别具一格的风貌。
《万里山河图》是生动而隽永的。文人画家和文人画理论进入画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陆俨少先生是位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而又能将这种素养体现在画作中的出类拔萃者。常言道'国家不幸诗人幸',画家亦复如此。画中题款'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是画家深思熟虑后借用唐人诗句,抒发的一种劫后余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充满信心的由衷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