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华豫之门报名时间参加地址
青花五彩器 自明宣德创烧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历经了二百多年,烧造了许多精美佳作。明嘉靖、万
历是青花五彩发展最盛的时期,开创了彩瓷制作的新局面。嘉靖青花五彩多为官窑生产,由于青花色料改用回青料或加石青,所以色调表现为蓝中泛紫,十分浓艳,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矾红彩料的大量制作和使用,也使五彩更加显得色彩亮丽,带有枣皮红色的矾红与蓝中泛紫的青花料,搭配起来很协调,具有新颖的风格。这种色调,持续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
万历青花五彩的制作数量很大,质量很高,在明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有其明显的特征。一是器物形制大,追求造型高大奇巧的特点。二是装饰华丽,绘瓷所使用的青花不仅作局部色彩点缀,而且还和红彩、绿彩共同当作主色调用。同时还将镂空工艺和彩绘结合。装饰内容广泛,常用的装饰纹样达几十种之多,最常见的是龙凤纹,还有蟠螭纹、花鸟纹等。
明代天启年的青花五彩也有其特征。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具有传统风格的,一类是具有日本风格的。这类具有日本风格的青花五彩瓷器是在何种背景下生产的,尚无定论,通常说法有二:一是中国工匠按照日本订货要求生产的,二是日本的陶瓷艺术家在中国学习时所制。清康熙时青花五彩,显著的成就是对青花的运用。由于康熙中晚期青花成就显著,对青花五彩亦产生影响。
康熙青花五彩,早期作品胎体较为厚重,瓷质坚硬;中晚期则变得胎体轻薄,装饰纹样绘制精细,色彩明快艳丽;所用青料青翠明亮,彩绘工艺上运用了'分水皴'的技法,使得画面效果更加鲜亮。尽管康熙朝釉上五彩发展极快,并发明了釉上蓝彩,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并没有影响青花五彩的继续发展。清代青花五彩保持着独有的特色,一直烧造至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