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压桩法原理
静压预制桩通常适用于高压缩性粘土层或砂性较轻的软粘土层等软土地基。在沉桩过程中,桩尖直接使土体产生冲切破坏,桩周孔隙水受此冲切挤压作用形成不均匀水头,产生超孔隙水压力,扰动了土体结构,使桩周约一倍桩径范围内的一部分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发生严重软化(粘性土)或稠化(粉土、砂土),出现土体重塑现象,从而容易地连续将静压桩送入很深的地基土层中。压桩过程中如发生停顿,一部分孔隙水压力会消失,桩周土会发生径向固结现象,使土体密实度增加,桩周的侧壁摩阻力也增长,尤其是受扰动而重塑的桩端土体强度得到恢复,致使桩端阻力增长较大,停顿时间越长扰动土体强度恢复增长越多。因此,静压沉桩不宜中途停顿,必须接桩停留时,宜考虑浅层接桩,还应尽量避开在土质好的土层深度处停留接桩。
静力压桩法适用范围
静压桩除了适用于高压缩性粘土层或砂性较轻的软粘土层等软土地基外,也适用于覆土层不厚的岩溶地区。在这些地区采用钻孔桩很难钻进;采用冲孔桩,容易卡锤;采用打入式桩,容易打碎。而采用静压桩可缓慢压入,并能显示压桩阻力,容易保证施工质量,但在溶洞、溶沟发育充分的岩溶地区以及在土层中有较多孤石、障碍物的地区,静压桩宜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