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钻孔桩施工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场地在旱地时,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陡坡时,也可用枕木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
2)在浅水中,宜用筑岛围堰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设备大小等决定。
3)钻孔场地在深水中或淤泥较厚时,可搭设工作平台进行施工,平台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退场。如水流平稳时,钻机可设在船舶或浮箱上进行钻孔作业,但须锚锭稳固保证桩位准确。
4)采用回转法或冲击法钻孔时,需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应在计划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时一并考虑。
5)钻孔前应设置坚固不漏水的孔口护筒。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使用旋转钻机钻孔应比钻头大约20cm,使用冲击钻机钻孔应比钻头大约40cm。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还应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或筑岛时还应高出施工地面0.5m。
护筒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岸滩上,黏性土应不小于1m,砂类土应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宜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应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可用锤击加压振动等方法下沉护筒。
(2)水中筑岛上,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m;水中平台上可按施工水位流速冲刷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埋深,必要时打入不透水层。在水中平台上下沉护筒,应有导向设备控制护筒位置。
(3)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2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宜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浮碴能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冲击钻机钻孔,可将黏土加工后投入孔中,利用钻头冲击造浆。
泥浆性能指标,应按钻孔方法和地质情况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泥浆比重:正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为1.1~1.3;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砂黏土为1.3;大漂石卵石层为1.4;岩石为1.2。反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05~1.15。
黏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
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
胶体率:不小于95%。
PH值:应大于6.5。
为提高泥浆粘度和胶体率,可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碳酸钠烧碱等,其掺量应经试验决定。造浆后应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
3钻孔施工
1)钻机安装及钻孔:
(1)安装钻机前,底架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cm。
(2)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钻孔,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应使初成孔壁竖直圆顺坚实。
(3)岸上桩钻孔时,孔内泥浆面宜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滩地桩施工时,必须高于孔外地面0.5m以上,水中桩施工时,孔内泥浆面标高在任何情况下均应高于潮位0.5m以上。在冲击钻进中取渣和停钻后,应及时向孔内补水或泥浆,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和泥浆比重及粘度。
(4)钻孔时,起落钻头速度宜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
(5)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有钻杆的钻机应将钻头提离孔底5m以上,其他钻机应将钻头提出孔外,孔口应加护盖。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并记录土层变化情况,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进行检验,并填写钻孔记录表。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