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加工制造厂家塑料模具.
PBT并不是惟一可在城域网中部署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全IP/MPLS和T-MPLS是另外两种主流解决方案,此外还有VLAN-XC(VLANCrossConnect,VLAN交叉连接),但发展不太理想。
⑴全IP/MPLS。在IP/MPLS网络中,通过VPWS(VirtualPrivateWireService,虚拟专线业务)或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虚拟专用LAN业务)的方式提供端到端连接。VPWS、VPLS采用PWE3技术进行端到端的二层电路仿真。端到端之间的传输标签交换通路称为PW(Pseudowire,伪线),PW与协议无关,FR、ATM、SDH以及以太网流量都可以通过PW在网络中透明传递。基于这种方式建立的网络仍然可以从基于IP/MPLS网络内的所有的交换、信令、路由、质量控制以及QoS工具中受益。支持这种技术思路的观点认为PBT技术只是找到问题的一个答案,IP/MPLS能够完成全部的PBT功能。
⑵T-MPLS。T-MPLS是IP/MPLS的简化版本,它的目的和PBT一样,都是试图以低于IP/MPLS的网络开销来提供面向连接、基于分组、点到点的传送。T-MPLS和PBT一样,利用预先定义的隧道来路由流量。T-MPLS支持单向和双向控制通路,关闭了一些MPLS功能,例如,隧道聚合、隧道间的流量均衡、PHP(PenultimateHopPopping,倒数第二跳弹出)等。ITU-T已经批准了一些T-MPLS技术的标准(例如,用于T-MPLS的层网络结构),但仍需要大量的标准化工作,如较为关键的IP/MPLS和T-MPLS间的互操作问题。
⑶VLAN-XC。也称为PVT(ProviderVLANTransport,运营商VLAN传输)。VLAN-XC技术重新定义了802.1q定义的ⅥD字段,利用新定义的VLAN-XC标签可在以太网上建立预先定义好的隧道。运营商骨干网入口处的PE设备为接入用户的以太网帧头加上VLAN-XC标签,并选择隧道对流量进行传送。核心网络的P设备根据接入端口+VLAN-XC标签来转发数据,出口处PE将去掉这个标签。VLAN-XC引入了确定的连接性,可以支持电信级的保护倒换、流量工程和严格的QoS;支持P2P和P2MP业务,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无论从标准化的推动过程还是从CE解决方案的角度来看,VLAN-XC和PBT都是两个相互竞争的技术。PBT技术在与传统以太网的兼容性、与其他网络技术的互通性以及标准化方面优于VLAN-XC。T-MPLS已在标准化进程中抢占先机,未来很可能是PBT和TMPLS在实现成本上的竞争。
干燥温度(℃)
110~120
干燥时间约(hr)
2~3
模具温度(℃)
50~75
残料量(mm)
2~6
熔胶温度(℃)
250~270
背压(MPa)
5~10
注射压力(MPa)
100~140
锁模力约(ton/in2)
3~4
注 塑 速 度
高 速
回料转速(rpm)
70~90
螺 杆 类 别
标 准 螺 杆(直 通 式 喷 嘴)
停 机 处 理
关料闸啤清即可
碎料翻用(%)
15~25
PBT在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好,粘度低,仅次于尼龙,在成型易发生'流延'现象。
PBT成型制品各向异性。PBT在高温下遇水易降解。
2注塑机
选用螺杆式注塑机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①制品的用料量应控制在注塑机额定注射量的30%~80%。不宜用大注塑机生产小制品。
②应选用渐变型三段螺杆,长径比为15~20,压缩比为2.5~3.0。
③应选用自锁式喷嘴,并带有加热控温装置。
④在成型阻燃级PBT时,注塑机的有关部件应经防腐处理。
3制品与模具设计
①制品的厚度不宜太厚,PBT对缺口很敏感,因此,制品的直角等过渡处应采用圆弧连接。
5注塑工艺参数
①注射温度PBT的分解温度为280℃,所以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在245~260℃之间。
②注射压力注射压力一般为50~100MPa。
③注射速率PBT冷却速度快,因此要采用较快的注射速率。
④螺杆转速和背压成型PBT的螺杆转速不宜超过80r/min,一般在25~60r/min之间。背压一般为注射压力的10%~15%。
⑤模具温度一般控制在70~80℃,各部位的温度差不超过10℃。
⑥成型周期一般情况下为15~60 s。
当前,国内外的运营商正在对PBT/PBB技术进行评估。虽然PBT缺少一个有效的自动配置系统,会影响它的可扩展性,但是厂商并没有质疑PBT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面向连接的、基于分组的网络的能力。
一些不支持PBT技术的人们认为,PBT不具备点到多点的能力。但在实际组网时,PBT一般部署在运营商核心网络中,而在汇聚层则采用PBB技术,而PBB本身具备传递点到多点业务的能力,因此PBB/PBT的组合完全可以满足点到多点业务的需求。
支持PBT技术的人们认为,以太网交换机总是比IP/MPLS路由器便宜很多,而且会一直保持下去。一些支持厂商已经开发了专有的配置以及管理系统,并声称能够把配置工作降到,而且他们认为标准化进程并没有增加大量的复杂性。
PBT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快速启动并开始逐步发力,首版文稿草案已经发布,同时业界次关于PBT技术的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演示(PBTPE(边缘设备)之间)也已经在2007年6月成功进行。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PBT技术具有基于现有以太网硬件实现、技术简洁、标准化研究的复杂度较低等特性。
现阶段一些主流运营商的态度与做法,以及其他一些运营商对PBT技术的测试与商用,说明了PBT以其技术特性和得以验证的商业成本模型,已经开始逐步成为全球运营商网络转型道路上的一辆'直通车'。当然,最终是否选择并且何时部署基于PBT技术的电信以太网解决方案,运营商还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以及现网环境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