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将于12月份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临近,低碳经济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业内人士认为,在低碳经济时代,半导体照明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发展空间大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白炽灯消耗的电力约占全球电力消耗总量的7%,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出于节能环保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考虑,2007年以来大部分国家已制定政策措施推动节能灯(即LED半导体照明)取代白炽灯,到2012年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将禁售白炽灯。市场分析机构中信建投认为,如果从2012年起全球将白炽灯改为能效高的节能灯,每年将节省5.5%的电力,并减少约5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据了解,目前全球有超过150亿只白炽灯,白炽灯与节能灯的应用比例约为4︰1,节能灯普及率很低,而我国普通照明中白炽灯与节能灯之比约为7.5︰1,节能灯替代白炽灯的空间巨大。市场分析机构湘财证券认为,LED光源使用寿命长、色彩丰富、节能,应用相当广泛,预计2010年81%的笔记本电脑将采用LED背光源技术,在液晶电视及显示器领域LED产品也将加速渗透。随着全球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共识,LED照明产业凭借其性能优势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LED照明市场也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我国政府出台了推广节能灯的配套补贴政策。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近日联合出台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指出,今后将重点在普通室内照明、停车场、隧道、道路、汽车照明以及医疗、农业等特殊领域开发和推广LED照明产品,并完善相关服务体系。此外,《意见》还提出“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功能性照明达20%左右,液晶背光源达50%以上,景观装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的目标。
产业带建设火热
“《意见》出台对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是重大利好,有利于LED照明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抢占产业制高点。”深圳LED产业联合会秘书长霍云鹏表示。
据了解,LED照明产业建设热潮已在全国兴起。从近日在广东东莞召开的LED照明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上传递出的信息显示,珠三角地区将联合打造新兴的LED照明产业带,目前已开始从封装、应用等产业链中下游环节向上游的衬底、外延片、芯片等高端技术产品领域渗透。
据悉,广东LED照明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深圳为龙头、广州至深圳为主轴的产业链,并且向主轴两侧延伸,东莞、中山、佛山、江门和惠州崭露头角。东莞市各镇(街)正逐步推广LED节能路灯,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功率LED节能路灯等产品的技术已达到国内、国际水平,该公司牵头起草的《广东省LED路灯地方标准》正在行业内试行。目前广东省生产LED照明产品的企业有2600家,2008年广东省LED照明及相关产业产值达310亿元,预计2015年广东省LED照明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珠三角地区将成为LED照明产业的集聚区。
日前,总投资达40亿元的浪潮(济南)光电子产业园在济南高新区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覆盖济南、潍坊、临沂三地,成为国内的LED产业基地,而且拥有核心技术。据浪潮有关人士介绍,建成后的浪潮(济南)光电子产业园将成为国内惟一拥有碳化硅衬底材料、外延片、管芯、封装器件和应用产品完整产业链的光电子园区。根据规划,浪潮(济南)光电子产业园分3期实施,占地242亩,建筑面积为16万平米。此次开工建设的是一期工程,规划投资17亿元,预计于2011年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整个项目计划在5-8年内建成,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90亿元。
近日,杭州市决定把LED产业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努力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打造低碳经济,2011年实现LED产业总量规模比2008年翻两番。根据杭州市制定的《杭州市LED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到2011年杭州市LED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年平均增长60%以上;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1家、5亿元以上的企业2-3家,形成杭州独有的产业特色和技术优势。
据悉,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杭州市从事LED产业的企业有100多家,年产值约20亿元,形成了包括外延、芯片、封装、检测设备、荧光粉、硅胶、应用产品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根据规划,杭州市LED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一是LED产品检测技术和设备制造;二是衬底、外延及芯片,重点发展大尺寸蓝宝石衬底晶体、绿光外延片等,重点支持高品质、规模化的外延以及芯片产业化项目;三是封装,重点发展中高端的封装产品,优先支持功率型白光LED封装项目;四是应用产品,优先发展室内照明灯具、城市道路照明灯具、户外装饰照明系统、汽车照明灯、大尺寸LED背光源、全彩显示屏、彩屏幕墙、太阳能LED应用产品等项目。
今年6月,中关村(000931)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联盟宣告成立,标志着北京强势进入LED照明产业。据中关村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联盟秘书处秘书长、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任万荣介绍,中关村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联盟将从6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LED外延材料和芯片制造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形成产业化能力;二是在重大装备国产化方面,通过争取国家和北京市支持,进一步研发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MOCVD)生产装备;三是在LED照明标准创制方面,通过标准合作,提高北京对LED照明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四是在LED背光源应用领域推动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进行研究和产业化投资;五是在大屏幕全彩现实和景观照明应用的高端领域,积极支持企业承担一批重大示范工程,扩大北京优势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六是在智能交通、太阳能LED灯、高亮度照明等新应用领域,争取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
问题仍需重视
“LED照明产业的前途一片光明,但目前在应用上仍需要克服不少问题。”分析人士表示,目前LED照明产业核心技术多为国外企业所掌控,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不仅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且拥有LED照明产业链上游区域80%-90%的原创性发明专利。
上海科学院对半导体照明产品技术路线的研究表明,近年来以美国通用电气、荷兰飞利浦、德国欧司朗三大照明巨头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纷纷与上游半导体公司合作成立半导体照明企业,并在我国抢占专利制高点,构筑起“专利包围圈”。以上海为例,目前国内企业在半导体照明行业所占的专利比例不到5%,来自海外的半导体照明专利“大鳄”正对上海乃至全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企业形成合围。
另外,LED照明产业标准不明确。LED照明产业发展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其质量认证都没有严格的标准,LED照明产业作为一个新生儿始终无法“登堂入室”。LED照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又缺乏权威的认证和衡量标准,令许多厂商和采购商对其望而却步。为此,国内部分省市已经或正在制定相应的标准草案,力求规范LED照明产业的发展,但这样的规范目前仍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尚需国内各相关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