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丙烯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合成树脂单体,是聚合速度非常快的乙烯类单体。是最简单的不饱和羧酸,由一个乙烯基和一个羧基组成。纯的丙烯酸是无色澄清液体,带有特征的刺激性气味。它可与水、醇、醚和氯仿互溶,是由从炼油厂得到的丙烯制备的。大多数用以制造丙烯酸甲酯、乙酯、丁酯、羟乙酯等丙烯酸酯类。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可以均聚及共聚,其聚合物用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高吸水性树脂、建材、涂料等工业部门。丙烯酸的职业标准是TLV-TWA 6 毫克/立方米; TWA 30 毫克/立方米。丙烯酸的毒害物质数据是79-10-7(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中文名丙烯酸英文名Acrylic acid别 称2-丙烯酸 聚合级丙烯酸 败脂酸 乙烯基甲酸[1] 化学式C3H4O2分子量72.06CAS登录号79-10-7[1] EINECS登录号201-177-9[2] 熔 点13℃沸 点141℃[1] 水溶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密 度1.05外 观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闪 点54℃危险品运输编号UN 2218 8/PG 2[1] 研究简史 1843年,首先发现丙烯醛氧化生成丙烯酸。1931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开发成功氰乙醇水解制丙烯酸工艺,长时间是工业上的生产方法。 1939年,德国人W.J.雷佩发明了乙炔羰化法制丙烯酸,1954年在美国建立了工业装置。与此同时还成功地开发了丙烯腈水解制丙烯酸工艺。自 196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建成以丙烯氧化法制丙烯酸工业装置后,各国相继采用此法进行生产。近几年来,丙烯氧化法在催化剂和工艺方面进 行了许多改进,已成为生产丙烯酸的主要方法。[3] 物理性质 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452.饱和蒸气压(kPa):1.33(39.9℃)3.燃烧热(kJ/mol):-1366.94.临界压力(MPa):5.665.辛醇/水分配系数:0.366.引燃温度(℃):3607.爆炸上限(%):8.08.爆炸下限(%):2.49.黏度(mPa·s,25oC):1.14910.汽化热(KJ/mol):45.611.熔化热(KJ/mol,13oC):11.1[1] 12.相对密度(20℃,4℃):1.05013.相对密度(25℃,4℃):1.04414.常温折射率(n20):1.42215.溶度参数(J·cm-3)0.5:26.22916.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6.000×10917.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39.93018.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1368.4319.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383.7620.液相标准熵(J·mol-1·K-1) :226.421.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44.222.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1428.723.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323.524.气相标准熵(J·mol-1·K-1) :307.7325.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271.026.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81.80[1] 化学性质 1、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4] 2、具有双键及羧基官能团的联合反应、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官能团反应以及酯交换反应、长制备多环和杂环化合物、易被氢还原为丙酸、遇碱能分解成甲酸和乙酸。[2] 3、酸性较强。有腐蚀性。化学性质活泼。易聚合而成透明白色粉末 。还原时生成丙酸。与盐酸加成时生成2-氯丙酸。丙烯酸可发生羧酸的特征反应,与醇反应也可得到相应的酯类。丙烯酸及其酯类自身或与其他单体混合后,会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均聚物或共聚物。通常可与丙烯酸共聚的单体包括酰胺类、丙烯腈、含乙烯基 类、苯乙烯和丁二烯等。这类聚合物可用于生产各式塑料、涂层、粘合剂、弹性体、地板擦光剂及涂料。[3] 4、本品有较强的腐蚀性,中等毒性。其水溶液或高浓度蒸气会刺激皮肤和黏膜。大鼠口服LD50为590mg/kg。注意不得与丙烯酸溶液或蒸汽接触,操作时要佩戴好工作服和工作帽、防护眼镜和胶皮手套。生产设备应密闭。工作和贮存场所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应用领域1、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合成树脂单体,是聚合速度非常快的乙烯类单体。大多数用以制造丙烯酸甲酯、乙酯、丁酯、羟乙酯等丙烯酸酯类。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可以均聚及共聚,也可以与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氯乙烯及顺酐等单体共聚。其聚合物用于合成树脂、胶黏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高吸水性树脂、制药、皮革、纺织、化纤、建材、水处理、石油开采、涂料等工业部门。丙烯酸是水溶性聚合物的重要原料之一,与淀粉接枝共聚可制得超强性吸水剂;[2] 2、通过均聚或共聚制备高聚物,用于涂料、粘合剂、固体树脂、模塑料等。[6] 3、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橡胶合成,涂料制备,制药工业;[2] 4、经纱上浆料由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腈、聚丙烯酸铵等原料配制的经纱上浆料,比聚乙烯醇上浆料容量退浆,节省淀粉。[7] 5、胶粘剂用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共聚乳胶,可作静电植绒、植毛的胶粘剂,其坚牢性和手感好。[7] 6、水稠化剂用丙稀酸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制成高分子量的粉末。可作稠化剂,用于油田,每吨产品可增产500t原油,对老井采油效果较好;
(2)胶粘剂 用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2] 7、铜版纸涂饰剂用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苯乙烯等四元共聚乳胶作铜版纸涂料,保色不泛黄,印刷性能好,不粘辊,比丁苯胶乳好可节省干酷素;[2] 8、聚丙烯酸盐类利用丙烯酸可生产各种聚丙烯酸盐类产品(如铵盐、钠盐、钾盐、铝盐、镍盐等)。用作凝集剂、水质处理剂、分散剂、增稠剂、食品保鲜剂耐酸碱干燥剂,软化剂等各种高分子助剂。
注意事项
健康危害:该品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4]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4]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4]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4]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4]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4]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4]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4]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2]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4]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4] 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5℃(装于受压容器中例外)。库内湿度不大于8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4]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S61: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8] 风险术语R10:易燃。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R35:引起严重灼伤。R50: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