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环保
每天晚上,欧美国家很多超市都会丢弃大批刚过保质期的面包、酸奶、面条、大米、水果、蔬菜等食品,一些环保主义者就以吃垃圾箱回收食物抗议这种惊人的浪费。
德国有个被称为“垃圾箱人”的年轻群体,他们专门从超市垃圾箱中捡过期食品吃,以反对一次性消费。美国纽约也有数百名以垃圾箱食品为生的环保“吃饭免费族”。有位从事非政府组织发言人工作、年过半百的女教授说,为了抑制过度消费,她吃的食品80%都是从垃圾箱中捡的。
发达国家25%的碳排放是食品生产过程造成的。为鼓励公民选择低耗能食品,瑞典已在食品包装上注明产品制造的排放量。从全麦面包、汉堡、通心粉、大麦、燕麦片等食品包装及饭店的菜单上,都贴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标签。
在瑞典新版饮食指南上,建议国民多吃胡萝卜,少吃西红柿、黄瓜、鱼,以鸡肉或豆类取代红肉;因为黄瓜和西红柿必须在有暖气的温室中生长,欧洲的鱼类资源已接近枯竭,而养牛和猪要消耗更多能源。有专家说,如果人们都严格遵守新版食品指南,瑞典食品生产将减排20%至50%。自标出食品碳排放量后,瑞典环保食品的销量已上升20%。
低能耗建筑风行
低能耗建筑将风行世界。
有对英国夫妇就设想将英国建筑工艺与德国节能技术相结合,造一栋典范的节能住宅。此住宅采用太阳能及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照明取暖,密封标准比英国政府的规定还高15倍。虽然这栋住宅的建筑费用比同样面积的传统住宅高出15%,但日常生活耗能将减少90%。
斯德哥尔摩火车站日平均客流约25万人次,瑞典有家公司计划在这个火车站附近新建一座办公大楼,以利用火车站过往人流身体热量为新楼供暖。方式是先用收集的热量将水加热,然后用管道把热能传送到新楼。
因地取材是建筑节能步。瑞典南部小镇韦克舍一个小区的房子就全是用木材造的。森林资源丰富的瑞典,木材将成为未来主流建材。制造钢筋、水泥等建材需消耗大量能源,而培育森林的能耗基本为零,且树木还能吸纳二氧化碳。为了环保,丹麦的家具多数都不刷油漆,很多住宅的地板,都是用松香、亚麻籽油、米粉等天然材料制作的,除了不需打蜡、易于打扫外,将来还能循环利用。
法国政府规定,从2010年起法国所有的公共建筑每平方米能耗不得超过5千瓦/小时,新建民房则从2012年起实行上述标准。法国政府还将在15年内对法国所有旧房进行改造,包括更换供热管道、安装双层隔热玻璃、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太阳能等,以降低建筑能耗。
“交通复古”风
交通减排成为发达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重点。
从2010年起,法国政府将根据里程向重型卡车收取环保税。为省油,法国政府以大力发展铁路运输来抑制公路运输,将在2020年前新建2千公里高速铁路。除特殊需要外,法国已冻结所有高速公路及公路建设。法国还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空运的能源消耗量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50%。为降低交通能耗,法国有七十多个城镇开始用马车替代汽车,诺曼底有个小镇干脆淘汰了汽车,接送孩子上学都用马车。
交通“复古”风也出现在英国伦敦,那儿有不少踏人力车的年轻环保导游。伦敦老式出租车虽曾是英国文化的代表,却因达不到欧盟环保标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英国公路、铁路、海运等交通领域都掀起减速风潮。措施有:火车司机在驶入车站后及时关闭动力系统,客轮和货轮降低航行速度。据报道英国航空速度减慢后,节油效果相当可观。
回归自行车,成为发达国家的时尚。富国丹麦为减少汽车使用,汽车、油价及有关汽车的税都定得很高,因而成为自行车王国。哥本哈根有三分之一的人骑车出行,包括富豪、高官及名流。哥本哈根有贯穿全城的300多公里自行车专行道,每天上午通向市中心的自行车道不会遇到红灯。被评为2010年欧洲最绿色首都的斯德哥尔摩,计划在2050年成为“零化石燃料”城市,那儿发达的公共交通让市民基本不需要私家车。
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谁环保谁生存,近年大型国际车展无不以节能环保为主旋律,欧洲国家是急先锋。在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倡导下,法国政府曾发布一系列鼓励研发节能汽车的政策,专门拨款1亿欧元用于扶持研发每百公里油耗低于3.4升及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00克的家庭用车。
生态主义延伸到赛车领域。英国考文垂沃里克大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一款“蔬菜赛车”。这款车的方向盘原料是胡萝卜,座椅材料是大豆,车身原料为土豆。其生物柴油发动机则以蔬菜油和过期巧克力提取油为燃料。这款命名为生态F3的跑车的蔬菜赛车时速达233公里/小时,科学家期望未来她能参加F1方程式赛事。